夏天炎热 还要“热养生”

夏天炎热 还要“热养生” 什么?没有搞错吧,夏天还要热养生,夏天本来就热,再热养生不就中暑了吗?估计好多人都这么认为,因为人们夏季习惯了冷养生。 实际上夏季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易受到冷风、邪气侵扰,导致体弱多病,所以夏天要“热着过”,才是正确的选择。 夏天为啥要热养? 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寿

夏天炎热 还要“热养生”

    什么?没有搞错吧,夏天还要热养生,夏天本来就热,再热养生不就中暑了吗?估计好多人都这么认为,因为人们夏季习惯了冷养生。

  实际上夏季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易受到冷风、邪气侵扰,导致体弱多病,所以夏天要“热着过”,才是正确的选择。

  夏天为啥要热养?

  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寿世保元》中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认为,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规律。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该养护阳气,不少人用“凉”对抗“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火力,可以推动人体新陈代谢。

  古语讲“百病从寒起”,可以说寒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也表示,夏天是阳长阴消的季节,是添阳的最好时机。而寒邪非常容易损阳气,让整个人变得倦怠无力。

  贪凉有啥后果?

  1、过食冰饮引发肠胃疾病。冰饮过量,轻则胃胀难受,重则引起消化不良或胃肠炎、腹泻等。古代的皇帝就有因过食冰饮而引发肠胃疾病的先例。《宋史·施师点传》中有记载,孝宗皇帝曾因饮冰水过多,忽然暴下(急性腹泻)。此外,在《本草纲目》中也曾记载,宋徽宗因食冰多而致脾病。

  2、过食冰饮引发“冰棒脸”。冰棒等冰饮制品非常容易刺激幼儿稚嫩的胃肠道,导致各种消化酶减少,胃肠道的蠕动发生紊乱,出现胃痛、食欲不振、大便失调,最终造成孩子脸色黄而暗晦,成为面黄肌瘦的营养不良儿童,医学专家形象地称之为“冰棒脸”。

  3、诱发中暑和心脏疾病。如果在剧烈运动之后大量饮用冰饮,虽然能带来短暂的舒适感,会感觉人体迅速降温,但它会把讯息传递给大脑,大脑误以为人体热量已经散发出去,它就下令停止包括出汗等排热工作,这样一来,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预热聚集在体内,更容易诱发中暑和心脏的一些疾病。

  4、高血压、冠心病等人过食冰饮易诱发脑溢血。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如果大量食用冰饮,会突然刺激胃肠道,使血管收缩,升高,加重病情,容易诱发脑溢血。

  如何“热养”呢?

  1、热水泡脚。因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张湖德表示“热则血行、寒则血凝”。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以42℃~45℃,温暖舒适为宜。

  2、常洗热水澡。因为热水洗澡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并且能够补充阳气。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另外,也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不但容易去除灰尘污垢,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3、解暑要喝热茶。炎炎夏日,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这是因为热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夏日受欢迎的冷饮虽然消暑立竿见影,但只解决当时的热气,短暂地给人体降温,并不能真正地解渴。

  4、运动必不可少。《易经》里讲“运则生阳”,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但专家特别提醒的是,夏季运动时间很重要,不要选择太阳最毒的正午,因为大汗淋漓会伤气血。一般建议选择早上,因为人体早上的阳气比较弱,这时锻炼可以补阳气。还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慢跑、太极、跳操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

  女性更需要“热养”

  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尤其是体质比较寒的女性,更该注意保暖。

  女性阳气不足,又以血为用,女性更要注意补阳气,因为气能生血。因此,夏日里女性要特别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少吹空调,多运动,做蒸气浴,达到出汗排毒的目的。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15712823770

邮箱: 18207811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