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访谈录 上外增10门语种对接“一带一路”

校长访谈录 上外增10门语种对接“一带一路” 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今世界正步入“多语种+”时代,高校必须积极为国家储备未来需要的人才。“"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要落到实处,我们希望做些基础工作。目前,初步计划三年内再增加10门语种专业或课程。” 当今世界正步入一个“多语种+”的时代,高

校长访谈录 上外增10门语种对接“一带一路”


             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今世界正步入“多语种+”时代,高校必须积极为国家储备未来需要的人才。“"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要落到实处,我们希望做些基础工作。目前,初步计划三年内再增加10门语种专业或课程。”

  当今世界正步入一个“多语种+”的时代,高校必须积极为国家储备面向未来需要的人才。“我们提出,坚持一流大学建设与特色发展相统一,重点突出三"特":大力突出中国特色,大力突出外语特长,大力突出创新特质。”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近日在接受记者时说道。

  办学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特色发展中求一流”。希望上外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要外语特别的好、专业特别的通与精,对语言对象国的国情要非常了解,对中国母语文化、国家政策也要非常熟悉。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制定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此前,国务院也已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怎样理解与诠释一流?对标世界一流,又将有怎样的规划与实际行动?

  曹德明:中国高等教育目前的规模已非常之大,但学科发展、水平与世界一些大学相比还有距离。无论从国家战略需求变化,还是学科发展规律来说,现在提“双一流”都是恰逢其时的,如果现在还不关注“质量”,那我们的高等教育确实出不了特别好的人才。

  《总体方案》出台后,我理解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中国特色”,另一个是“世界一流”。“特色”是基础和前提,方案特别强调不同类型的高校和学科要“差别化发展”,无论是师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我们都要牢牢地立足中国国情,凸显特色,不能一味地跟风模仿,被牵着鼻子走。当然,坚持特色绝非固步自封。坚持特色的目的是追求“一流”,“一流”是目标和方向,所谓“一流”,不是说追求跟其他国家的“相同”,而是要获得全球影响力。因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特色发展中求一流”。

  我们希望上外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要“外语特别好、专业特别通与精,对语言对象国的国情要非常了解,对中国母语文化、国家政策也要非常熟悉”。

  目前,上外已通过了2015年至2020年综合改革方案。我们提出,坚持一流大学建设与特色发展相统一,重点突出三“特”:大力突出中国特色,大力突出外语特长,大力突出创新特质。

  就此,我们提出“一核四制”的改革目标,即牢牢抓住一个“核心”: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有中国特色一流外国语大学建设。“四制”指的是建设一流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一流学科发展制度体系、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一流支持保障制度体系。根据改革目标,我们提出了8大类32种改革任务。

  记者:这些改革任务是不是也将与“双一流”要求紧密对接?能否给我们说说有哪几个重要而具体的指向?

  曹德明:没错。我们对此提出三个“自主”导向:院系自主办学、学者自主治学、学生自主学习。

  院系自主办学,就是理清学校和院系权责关系,明确责任清单,强化院系办学的主体地位,管理重心下移,赋予院系办学规划权、人事考评权、资金使用权等,建立责、权、利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

  学者自主治学,是要打破学科壁垒,鼓励跨学科,倡导学科交叉,以问题为导向,改革现有科研组织形式,大力加强平台与基地建设,建立学校和院系两级的超学科研究平台。以国际化和跨学科为导向,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共享互补,推进协同创新,促进“政用产学研”一条龙转化。

  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则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院系修读课程,并建设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分类教育课程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其间,还要完善双专业/双学位制度,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体系。真正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思辨性、研究性教学,从教师“教”为中心向学生“学”为中心转变。

  全球化

  开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在线课程是高校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举措,高校必须要有前瞻和有效应对。我们也会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第二门、第三门、更多门课程在慕课平台的上线。

  记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英国慕课巨头FutureLearn近日发布了亚洲第三、中国第一门全英语授课课程。曹校长如何评论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曹德明:处于网络化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慕课之下,学生变了,话题变了,讲课方式和互动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开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在线课程是高校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举措,高校必须要有前瞻和有效应对。

  上外在国际慕课平台上开课,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确立了学校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存在价值,也体现了上外全球化的办学理念。我们选择“跨文化交际”作为第一门上线课程是有审慎考量和独特优势的。上外的校训是: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国是我校肩负的使命。“跨文化交际”课程就是以中外文化交流作为研究对象,帮助学习者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原则,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践行学校理念的最好体现。

  统计显示,共有来自全球175个国家超过15000多名选修了我们的在慕课平台上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所达到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也会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第二门、第三门、更多门课程在慕课平台的上线。

  记者:的确,中国大学正充分面临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您觉得,对大学来说,应该如何应对?作为校长,您个人是不是也有什么与之前不一样的感受?

  曹德明: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人才培养理念、需求规格都因之而变,自然而然,中国的高校也越来越自觉地融入到这一全球化过程。

  学校将国际化办学视为核心发展战略之一,积极打造“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开设多个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既“请进来”又“走出去”,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青年学子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充分吸收世界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与先进经验。

  如今,上外已先后与56个国家和地区的330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交流往来。目前,我们在校生出国游学的比例平均已经接近50%,很多小语种专业学生达到100%。现在,我们更加注重出国留学交流的质量和内涵,鼓励学生由短期访学向中期互换交流发展。

  上外还是国家汉办“新汉学计划”成员高校。近五年来,每年有约40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我校学习汉语和相关学位课程,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留学生教育,从短期的语言学习交流向多专业学历学位学生并行发展。我们招收了全英文授课的“中国学”硕士项目,还有新闻传播、金融、国际关系等本科生、研究生逐年增多。

  学校还与海外院校合作,开设了8所海外孔子学院,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和南美,致力推广中国文化,沟通世界文明。

  对校长而言,视野、国际沟通能力等方面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我觉得,为学生做点事,为学科搭建更好的平台,为交流更加拓展渠道,每一次都希望有点成绩,做点事情,如果能办到,我就很开心。

  人才培养

  我们提出“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多语种+”中的“多语种”指的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指的是“互通互联”。

  记者:您觉得,新中国的外语高等教育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上外是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的?

  曹德明:中国的外语高等教育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我们以上外为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培养俄语单语种人才到培养国家外交亟需的多语种外语人才。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学校根据国家外交外贸工作需要,开设出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印度尼西亚语等10个外语专业,从单纯以培养高级俄语人才为主的单科学校发展成为培养多个语种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外语院校。

  第二阶段是从培养外语单科性人才到培养改革开放亟需的外语复合型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原先单一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983年,学校在英语系开设国际新闻双学位专业,成为建国以来第一批定向培养国际新闻人才的高校。此后,又陆续增设了国际贸易、对外汉语、国际企业管理、教育技术学、国际会计等专业,并积极开展复合型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到九十年代中期,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型一辅”教学模式,即外语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专业+外语型和主辅修制。这种教学模式在1994年一经提出,便在外语教学界引起反响,成为彼时外语教学改革的一股潮流。

  然而,形势发展到今天,第二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已经偏落后了。当下,我们要培养全球化时代亟需的国际化卓越人才。所以,第三阶段就是进入当前我们正在探索的人才培养创新方式的转变——从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到培养“多语种+”区域、国别通才与领域专长结合的卓越国际化人才,特别注重发挥语言特长来研究问题,与专业有机融合起来。

  学校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和全国,面向世界,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具有跨文化人文情怀、全球治理观念和国际视野、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既有高级外语水平又有专业知识、开放社会所需的区域、国别和领域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我们在一些中学对此宣讲的时候,许多中学生也都非常感兴趣,这就是把国家的需求、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学生的期盼有机结合,这样的模式能真正促进人才发展。

  记者:那么,小语种人才培养能否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径?小语种的学生出路问题,您又是怎样看的?

  曹德明:我们对此提出“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多语种+”中的“多语种”指的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指的是“互通互联”,即以基于多语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前提,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人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觉,以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以问题研究导向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精;“+”不是“plus(简单相加)”,而是“&(and)融合”,强调的一是“通(融通)”,即通过开设大类课程、辅修专业、创新实践等贯通专业、学科;二是“化(lization)”,将多语言能力通过“比较”、“贯通”等“化”为“领域”优势。

  具体涉及“外语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和“领域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两大人才培养实施计划。着力培养多语种语言文学人才、多语种国别区域人才、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多语种国际事务人才等六类人才。

  我们的小语种专业建设也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使领馆、小语种国家的专业院校也会派教师来教学。对于新开专业,一般都是我们自己的师资队伍+外来教师,同时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设计项目,通过校际交流,使得小语种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被送出国门学习,更快地提升语言能力。

  记者:教育部出台的《2015-2017留学工作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今后将加大对包括非通用语种人才在内的五类人才的培养力度。作为以外国语教学见长的综合类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在非通用语种的人才培养上有没有加速计划?这是基于怎样一种战略考虑?是否也会结合服务“一带一路”的建设?

  曹德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进步、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是我们的使命。上外现有26个语种课程。语言教学有其自身的科学规律,社会对语言人才的需求也有其自然规律,我们在遵守规律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和人才培养。

  如果不懂一个国家的语言,了解只能是表明的、肤浅的。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真正要落到实处,我们国家外交上不缺顶层设计,缺的是接地气的东西——对区域真正了解的人才不多。所以,这方面我们希望做些基础工作。目前,我们初步计划三年内再增加10门语种专业或课程,包括马来语、爪哇语、乌尔都语(2015已开设)、斯瓦西里语、乌兹别克语(2015年已开设)、哈萨克语、匈牙利语、波兰语、捷克语、塞尔维亚语。

  2015年的暑期,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还成立了非通用语种卓越人才培养基地。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在人才培养模式、学术研究方向、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外语人才。

  实际上,我们的非通用语种卓越人才培养包括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

  寄语青年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是怎样的人,中国就是怎样。你所坚持的信念,也许就是社会主旋律中的一首赞歌。而学会爱人,坚持爱人,做一个仁者去爱人,其实不易。

  记者: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里,有一座非常有名的铁艺雕塑《Dream·Conviction·Love》(梦想·信念·爱),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学校对所培养学生的某种期待?

  曹德明:每年毕业季这里都是最不容错过的拍照留念地。记得雕塑设计的时候,听了很多学生的意见,现在看来,雕塑还是有特色的,传递的信息是有温度的而不是空洞说教。在我看来,要学好一门甚至多门外语,梦想、信念和爱真的特别重要。

  毕业致辞的时候,我也曾对学生们说过,走出校园,会直面社会的现实,工作的压力,人生的无常,人情的淡漠,挫折的涌现……也许都会让人有些无所适从,甚至心灰意冷,但是唯有梦想不可辜负。“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是怎样的人,中国就是怎样”。你所坚持的信念,也许就是社会主旋律中的一首赞歌。而学会爱人,坚持爱人,做一个仁者去爱人,其实不易。人生传递大爱,这就是母校对学子最后的叮咛。

  人物小档案

  曹德明,知名法语学者,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中国赴法留学者,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1月起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

  曹德明是深受学生喜欢的儒雅君子校长,喜欢安静地读书做学问,也喜欢篮球等运动,更喜欢跟学生在一起上课、参加学生活动。学生们都知道老师请校长可能请不到,但是学生请校长参加活动,校长一般都会答应,校长说“学生的事是最大的事”。

  担任校长后,为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曹德明发起了“校长读书奖”学术论文竞赛活动,至今已举办8届,是上外最具影响力校园文化品牌之一。在“校长读书奖”致辞时,他要求学生“多读书,少刷微信”,“让校园书香气浓一点,浮躁气少一点”,并告诉学生“学校的声誉是学生建立起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15712823770

邮箱: 18207811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