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访谈 坚守办学特色 培养一流人才
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校长裴钢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坚守自己的办学特色,避免“千校一面”。而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培育培养学生深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A08-09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制定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昨天,青年报记者在人代会现场专访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校长裴钢,他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坚守自己的办学特色,避免“千校一面”。当然,除了崇尚个性化发展之外,一个共同的关键指标就是是否培养造就了一流的人才。而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将学生培育成具有深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一流人才作为目标。
此外,当前整个社会已形成“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的氛围。同济在突出核心学科的同时,还将建设一批亮点课程。利用优势学科的溢出效应加强“三区联动”。更重要的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要让所有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对其中一部分具有创业潜质的人进行实质性的鼓励支持。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自由发展
过去,我们为了简单地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习惯于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实质是忽视了学生个体独立自由发展的需求。
青年报:较为公认的世界三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机构每年都会推出“大学排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在您看来,这对中国高校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裴钢:过去,我们为了简单地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习惯于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这看似公平,实质是忽视了学生个体独立自由发展的需求,隐含着更深的不公平。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愿望也有权利接受对他们来说最有益,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教育。
当今社会上涌现的各种指标性的排名,或者其他形式的类似评比评估,也暴露出同样的弊端。因此,试图用一种标尺去衡量一切,去改造所有大学,以片面理解的一流性取代多样性,正像削足适履一样是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的。
人才指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除了崇尚个性化发展、避免一个模式之外,究其评价标准,还是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关键指标,这就是是否培养造就了一流的人才。
青年报:所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其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吧?
裴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以每一所大学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努力维持教育的多样性,坚守自己的办学特色,避免“千校一面”,搞成一个模式。
这么多年来,德国的教育一直备受推崇,原因也在于德国的教育非常讲求多元化,特别是它的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很成功。教育让每个人具备基本素质,但又不局限于这一基本素质: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是技术型人才,有的是开拓性人才,还有的则是领袖型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变革,这是我们共同的选择和诉求,但在变革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尊重每所高校自身特有的历史传统、校园文化、学科特色,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变革。我们不能总是按照一个评价标准、按照一个路数办教育,而是要发挥每所高校的学科优势,结合各自在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来建设特色鲜明、多元化的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
也就是说,如果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看成是国家倡导的中国高校一场“集体舞”的话,那么,如何跳出最能代表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舞蹈,则需要每一所高校重点作出思考和探索。
当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除了崇尚个性化发展,避免一个模式之外,究其评价标准,还是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关键指标,这就是是否培养造就了一流的人才。这里的“一流”指的是能担当社会责任、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的。
可持续发展
同济大学致力于培养能解决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最亟须解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优秀人才。同济的师生所从事的研究背后会有强烈的问题驱动和社会服务、社会责任意识。
青年报:同济大学在这一轮发展中决定往“哪里走”、“怎么走”了吗,这条路径是否已经清晰绘就?
裴钢: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征途中,同济大学紧密结合校情和社会发展趋势,确立了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致力于培养能解决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最亟纹解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优秀人才。可以说,同济也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明确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大学。以全社会、全世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最高追求,在这个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同济的师生所从事的研究背后会有强烈的问题驱动和社会服务、社会责任意识。
同时,我们希望同济学子拥有工科基础、理科思维、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成长为行业精英和社会栋梁,所培养的人才自身也得以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定位,就带有同济大学自身特色。
核心+特色
突出已有的核心学科优势,同时建设一批具有同济特色的新亮点学科。采取“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策略,“分类、分层、分阶段”推进各学科的发展。
青年报:上海在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不断深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学科建设和提升本科生教学质量可以说是综合改革的“一体两翼”。同济在学科建设上,新的一年里是否也有新的举措?
裴钢:国家提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看上去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其实只要一流的学科多了,大学自然也就成为一流了。为此目标,上海市也提出“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针对同济的现实,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工、理、医、文等学科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同济“十三五”学科发展的整体规划原则:突出已有的核心学科优势,同时建设一批具有同济特色的新亮点学科。采取“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策略,“分类、分层、分阶段”推进各学科的发展。
目前,土木、城规、交通、海洋等四个学科已经列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名单,设计、环境等学科也接近“高峰高原学科”水平。学校在“十三五”学科规划中,给这些学科更多支持,积极支持他们完成“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目标。
我们还要在“双一流”创建中进一步提炼出对同济未来学科发展起到支撑和拉动作用的“亮点学科”,“同济特色”、“国家未来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是判断的三个标准。其中,“同济特色”,指的就是同济学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学科“潜力股”,国家需求指的是国家未来急需的战略产品(资源)或思想库(智库)。比如理科的新材料,工科的特定高空测绘,医工结合的干细胞及德国智库等。当然,“亮点学科”打造的关键还是人。
知识产权
创新创业的不竭动力需要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迫在眉睫,高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急需体制机制创新。
青年报:上海正在加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同济大学将如何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贡献?
裴钢:同济确立了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把引领和服务全社会、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学校将以可持续发展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来支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其中,同济将继续发挥国际化的办学优势,实现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在工业4.0、互联网+、环境保护、干细胞研究、新型智库建设等方面,以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全社会已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氛围。创新创业的不竭动力需要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迫在眉睫,高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急需体制机制创新。知识产权包含创造、保护、管理、应用等方面,是一个新兴交叉学科代表之一,其人才培养需要法治精神、理工基础、管理思维等文理工领域的广泛学科基础和学术与实践环境。近年来,同济大学极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的需要,发扬理工综合特长,结合法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契机,主动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国内外知识产权业界已取得非常好的声誉和成绩。
联动
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正加速复制推广到同济的其他校区:推进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建设同济虹口绿色产业科技园;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桃浦创新创业园”等。
青年报:在加强“三区联动”方面,“环同济知识经济圈”非常具有代表性。我们想了解一下如今该经济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未来还考虑如何升级?
裴钢:“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的过程是符合创新创业基本规律的。
最初,我们希望有这样一个模式:第一,要加强我们的学科建设,因为“三区联动”的根本依托是优势学科的溢出效应,所以同济大学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一流学科,吸引一流人才;第二,要有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创造更好的环境。创新需要在一个小的氛围内,而上海的商务成本太高,如果在同济周围既可以解决学术技术和知识的支撑外,又在大学旁边“蹭”大学的吃住,这倒也能降低这些创业成本;第三,有观念上的转变,即我们怎么能够加强创新创业的教育,这个是需要学校有一整套新的模式和方法。
于是,同济大学最先与杨浦区政府合力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推进设计创意产业集群式发展。现在,在同济大学校园周边2.6平方公里土地上,已经集聚了2000多家以设计类为主的企业,其中80%的企业由同济大学师生创办。
环同济周边已形成以设计为特色,学科链、技术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创意设计创新创业基地。根据杨浦区的初步统计,2015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产值超过了300亿元,成为高校知识溢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典范。这也成为同济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同济师生创新创业的理想空间。
如今,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正加速复制推广到同济的其他校区:学校与嘉定区合作,依托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与虹口区合作,聚焦环保产业,建设同济虹口绿色产业科技园;与普陀区合作,以共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桃浦创新创业园”为主要载体,推进生命健康、智慧智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产业发展。
创新
创新学院立足“创新设计”,聚焦“面向产业转型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培养“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军人才”,服务于上海的“四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青年报: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建设的进展情况怎样?
裴钢:上海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通过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其归根结底要有大量的创新人才作为支撑。其中,创新设计领军人才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发展创新设计,是从源头上解决我国跟踪模仿、实现跨越引领的突破口,也是把握新产业革命机遇的关键环节。
对于上海市而言,“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项目已经被列为上海市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部市共建、同城协同、三区联动”的框架下探索新的工作体制机制。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助益上海市教育综改由点突破、全面深化,以创新为重要推手,通过设计学四类高峰学科的建设,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学科整体发展。
学院立足“创新设计”,聚焦“面向产业转型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培养“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军人才”,服务于上海的“四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项目将把设计学科的发展与上海市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聚焦具有战略意义、产业带动作用大、社会发展效应显著的领域。
在“部市共建、同城协同”的框架下,去年,同济大学分别与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签订了《同城协同战略合作协议》,由同济大学作为设计学四类高峰学科的龙头学校,利用好新的国际学院这一平台,在“智能可持续设计”的大方向下,结合上海市各同城院校的特点,在同城协同共同体内设定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建设分段式、成建制的课程班和学科平台,促成行政、教学、科研和产业资源的协同共享,推动实质性的“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由此,实现上海全市设计学科的统筹、整体发展,持续推动上海设计学科的创新应用和能力提升,加速推进设计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使得上海设计学科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标杆学科。
创业
让100%的同学参与创新创业课程,10%的同学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拿到创新创业辅修证书,1%的同学创办优质创业企业。
青年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及,鼓励更多青年投身创业。对此,同济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上是如何思考的?
裴钢:毋庸置疑,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阶段,同济大学正以“四学一量”改革为突破,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
四学是指学识、学分、学程、学位,一量是指教师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量。我们提出,“让100%的同学参与创新创业课程,10%的同学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拿到创新创业辅修证书,1%的同学创办优质创业企业”,这就是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总目标,立足“育人为本”,创业的或许终究只是少数,但是我们培养了全部学生敢于创新和革新的精神。
课程建设始终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同济大学遵循“课程为核心、专题讲座为辅助、形势任务课为拓展、网络学堂为补充”的原则,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
同济大学重点改造和建设4-5门创新创业核心通识课程包,以创新创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入首席教授负责制,由专业教师团队进行课程设置规划,实现跨学科专业合作。目前以公选课的方式开设相关课程126门,覆盖24个学院。计划将创新创业类课程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的比例提升至五分之一。
与此同时,学校还着力加强实训体系建设,为学生多元构建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于真正具有创业潜质和创业基础的同学,学校则从多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鼓励和引导。学校还探索建立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学籍管理制度体系,实行弹性学制,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让励志自主创业并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转换原专业已修学分,增修“工商管理”专业创业课程,最终拿到工商管理专业文凭。实现“休学创业”和“在读创业”双轮驱动。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希望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另外,同济创业谷为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募集社会资金4000万元每年支持超过200个创新创业团队成长,开展创新创业服务活动,营造校园内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今年,学校还将通过利用校友及社会资源成立创新创业基金,在为师生项目团队提供种子基金、天使投资的同时,还每年50个以上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万元以上的公益性“梦想起航资金”。
[人物小档案]
裴钢,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2007年8月起担任同济大学校长,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帅哥校长。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今后无论身在哪行哪业,都要努力为国家、民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裴钢寄语同济毕业学子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不仅要成为行业内的精英,更要成长为支撑社会发展进步的脊梁。
裴钢说,能源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同济大学正着力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进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希望培养的学生也怀有强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各行各业中尽己所能,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裴钢希望同学们知道,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也很重要,希望同学们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同舟共济,追求卓越,力争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