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卫生计生委、旅游局关于印发《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委)、公安厅、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卫生计生委、旅游局


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卫生计生委、旅游局关于印发《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委)、公安厅、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卫生计生委、旅游局(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我们研究制定了《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推动马拉松运动产业的发展。

体育总局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卫生计生委

旅游局

2017年12月15日

 

 

 

 

 

 

 

 

 

 

 

 

 

 

 

 

 

  

  

  

 

 

 

  

    

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马拉松运动产业是指提供马拉松及相关运动(主要包括42.195公里的长距离跑步运动以及由马拉松运动派生出来的所有在室内外进行的长距离跑步、行走等)产品与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作为健身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拉松运动产业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发展,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平台,成为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有效带动了健身、休闲、娱乐、旅游以及设施装备等相关产业发展。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实施《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促进马拉松运动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提升马拉松行业规范发展水平,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实施时限为2018-2020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的健康、休闲、娱乐需求的快速提升,我国马拉松运动持续蓬勃发展,为带动全民健身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328场,赛事覆盖了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3个城市,参加比赛的总人次近280万。我国马拉松运动产业基础日益坚实,产业形态逐渐完备,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均得到不断提升。同时,我国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仍面临困难与挑战,供给总量不足;产业体系有 待进一步健全;产业管理体制不尽完善、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市场潜力未充分释放;产品创新不足、赛事同质化和运营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较为突出。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逐步实施,马拉松运动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马拉松运动消费呈现多层次、丰富化发展趋势,产业链联动效应愈发明显。大力推动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促进其与科技、文化、传媒、会展、培训、医疗、保险、旅游、互联网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必将引领健身休闲产业向纵深发展,促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马拉松运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群众马拉松消费需求为导向,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产业潜力深度挖掘为抓手,推动马拉松运动产业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运作与发展,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市场驱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形式丰富多彩的具有创新性的马拉松运动产品及服务,积极与互联网融合,开发各类可穿戴设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潜力。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将马拉松运动与区域文化相融合,因地制宜整合空间资源,结合各地的地理、气候、民俗、经济等特色,与文化、创意、健康、旅游等深度融合,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培育有鲜明地方特点的马拉松文化。

  引领消费,健康发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大众科学健身,激发社会大众参与跑步运动的热情,鼓励马拉松运动产业市场主体推出适合不同消费者需要的马拉松相关运动产品和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带动交通、餐饮、消费、娱乐业发展,打造马拉松产业链。

  优化服务,安全发展。明晰马拉松运动产业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形成权责明晰,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协同共赢的生态体系。科学组织马拉松赛事,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马拉松运动参与者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完善赛事保障体系,确保马拉松运动安全发展。

  (三)发展目标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马拉松运动产业体系,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机制,实现马拉松运动产业继承创新发展和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有力带动其他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2020年,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涌现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赛事运营、马拉松俱乐部、运动APP、户外运动产品等产业链知名品牌。到2020年,出现具有相当实力和影响力的10大品牌赛事运营公司和10家品牌马拉松运动产业技术服务装备商。

  产业消费人口进一步扩大。跑者人口不断增长,马拉松运动消费额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800人以上规模)达到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

  马拉松赛事体系逐步完善。各级各类赛事内容丰富,层级清晰,升降有序,在赛事组织、选手服务、安全保障、环境保护、信息发布、赛事补给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备的标准规范。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马拉松赛事运营与管理

  推进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发展。积极整合国内马拉松优秀赛事资源,树立中国顶级办赛标准,打造中国马拉松名片,推动我国马拉松赛事国际化、规范化、市场化运作与发展。加快中国马拉松大奖赛、大满贯等高水平赛事平台的整体品牌塑造和全球宣传,有针对性地吸引更多国际跑者参与。逐步实现中国马拉松高水平赛事与其国际姊妹马拉松赛事合作。

  发展中国马拉松赛事联盟。以提升中小型马拉松的专业水平和知名度,为各个维度的赛事提供健康专业的发展土壤为目标,组建中国马拉松赛事联盟。通过逐步制定和完善联盟的治理机制,探索联盟实体化运作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联盟会员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吸引高水平赛事聚集,促进赛事间以及与国际同行间的培训、交流和协作,整合资源,共同开发市场,宣传、提升赛事的品牌形象,推动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健康发展。

  完善马拉松赛事管理信息平台。加强马拉松赛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将赛事运营商的赛事申报与注册、赛事相关信息、总结以及赛事评价反馈等内容通过平台完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亦可以与不同赛事运营商的赛事运营平台对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平台信息的整合、归纳和分析,为马拉松行业发展提供最佳实践和决策参考。

  完善赛事运营规范流程和评价标准体系。完善各类马拉松赛事工作程序指南和组织工作要求,规范安保、医疗急救、竞赛组织、选手服务等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我国马拉松赛事运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综合服务、特色、规模、安全等级等标准,制定可操作的马拉松赛事评价体系,科学评定赛事等级与规模,并定期向公众发布,激发运营者积极性,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专栏1:健全赛事评价体系

  1. 多元评价主体:以田协为核心从马拉松赛事专业性和运营规范性的角度进行规范和评定,综合考量马拉松跑者的口碑、市民的感观、舆论的评价等利益相关者的评价。

  2. 多元评价方式: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赛前与赛后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更客观、系统提升马拉松赛事评价体系的信服力

  3. 科学评价方法:实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利用互联网信息手段,采用问卷调查、网上舆情统计、微博、微信、客户端方式实现评价信息收集,及时将结果公布于众。

  建立马拉松赛事安全监管体系。制定马拉松赛事医疗急救和保障的行业标准,确定各种规模的医疗点、维稳人员配置数量规模等,进一步提高现场医疗急救和安保水平,鼓励保险机构推出马拉松专项险(含猝死险),为赛事和参赛选手保驾护航。

  建立马拉松运动产业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体系。均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打造生态产业链和生态产业网,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设计赛事路线时,要避开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并且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比赛场地的清理和废弃物回收。

  (二)培育多元化马拉松运动产业市场主体

  繁荣马拉松运动企业主体。扶持壮大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企业,支持企业在赛事运营、智能装备、市场营销、体育旅游等方面的创新,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开发品牌特色马拉松系列。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国家影响力、具有差异化特色的赛事品牌。

  巩固和健全马拉松运动社会组织网络。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加快马拉松运动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推动马拉松运动协会依法独立运行。充分发挥马拉松运动社会组织在普及马拉松运动、组织马拉松交流平台、服务路跑爱好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对马拉松运动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扶持,引导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依据法律和各自章程规范运行、提升活力,培育多形式、多层次马拉松运动协会或俱乐部,鼓励并支持建设示范跑团。

专栏2:百团建设促进工程

  1. 建立跑团认证体系,支持建设100个示范跑团,引导良性发展。

  2. 加强对跑团发展的指导力度,定期开展对跑团负责人的常态化培训。充分发挥跑团日常训练中组织管理和赛事关注参与的特点,提高跑团自我管理,自我建设的能力,树立科学训练、健康文明参赛的典范。

  (三)积极引导马拉松运动消费

  丰富赛事产品供给。创新马拉松赛事形式,大力推进特色赛事运动项目发展,突出各个马拉松赛事之间差异化。鼓励各地结合人文、自然景观等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赛事。积极引导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赛事项目发展。多元化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马拉松运动的层次化多样化需求。

  职业赛事和群众性赛事同步发展,赛事的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程度将逐步提升。引导开发50个品牌特色马拉松系列。

  1. 赛事场景:如乡村马拉松、草原马拉松、森林马拉松、山地马拉松、沙滩马拉松、红色主题马拉松等,推动马拉松运动产业的区域化发展。

  2. 目标对象:如女子马拉松、情侣马拉松、家庭亲子马拉松

  3. 赛事规模:锦标赛、大满贯、奔跑中国、健康中国、韵动中国、一带一路、奥跑中国、社区跑、花园跑、校园跑等

  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个性化、多元化的跑步需求,覆盖更广范围马拉松参与受众。

专栏3:多样化特色马拉松赛事引导开发

  建立跑者积分体系。建立一套规范的马拉松跑者积分体系,打造属于跑者个人的马拉松护照,鼓励更多跑友参与不同层次的赛事活动。以从参赛次数、参赛成绩、不良反应次数、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对跑者进行积分,不同等级的赛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报名需要的积分等级,从而提高跑者对于自身能力的认识,从侧面也提高了安全性。引导马拉松参赛者积极规范,量力而行的选择和参加马拉松赛事,杜绝为积分替跑,为了积分不顾健康强跑等现象发生,保障参赛者在安全比赛的前提下,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

  发挥跑者示范效应。要关注跑者的体验、公众的体验,以跑者为主线来挖掘故事,传播和宣传参与享受奔跑的乐趣,拓展大众通过马拉松获取荣誉感、成就感的渠道。发挥核心跑者、荣誉跑者的示范效应,激发大众参与跑步运动的热情。大力挖掘和发展马拉松赛事新看点、传播新途径。实现转播与内容制作的升级、全方位赛事传播方式,从传统的媒体到直播互动平台、网络直播、语音平台和其他个人社交自媒体平台形式,将马拉松赛事信息传导到不同圈层,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1.  千名核心跑者:发现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1000个核心跑者,分享跑者心得,彰显个性力量,让马拉松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2.  千名路跑主播:通过发掘1000名路跑主播,加大直播互动平台。

  3.  万名荣誉跑者:发现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10000名荣誉跑者,聆听跑者故事,带动全民健身收获健康快乐。成绩择优选择的万名荣誉跑者组成“我要跑奥运”万人跑团,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深度融合发展。

  4.  万名国际跑者:吸引10000名境外大众参赛者参与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实现马拉松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和赛事的国际化。 

专栏4:千千万万跑者工程

  培养青少年正确路跑理念。鼓励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体育课设置和专业协会参与相结合方式来传播路跑运动理念、教授跑步运动技能,提升马拉松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弘扬体育精神的同时为青少年注入“奔跑的意义不在于名次,而在于拼搏与坚持”的参与理念。开展符合其生长规律的路跑活动,通过举办“少年跑”、青少年马拉松(10K)和半程马拉松(5K)路跑训练营的方式作为青少年的热身赛,为成人后挑战更长距离赛事奠定基础。支持举办家庭共同参与的各类型“马拉松亲子跑”,号召家长与青少年在路跑活动体验中共同培养规律运动的生活习惯。

  (四)促进马拉松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产业链衍生叠加。强化马拉松运营与城市产业发展、宣传推广的关系,加强政府、媒体与马拉松赛事运营机构、跑步协会、跑团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做大做强马拉松赛事经济规模,促进马拉松培训业、马拉松装备制造业、马拉松技术服务业、马拉松传媒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打造马拉松+产业发展新形态。大力推动马拉松与科技、旅游、健康、休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马拉松+”跨界联合发展的行业互动机制,形成马拉松+科技、马拉松+旅游、马拉松+健康、马拉松+休闲等产业发展新形态。鼓励开发马拉松+互联网产业,促进移动互联网技术与马拉松赛事运营管理的紧密结合,打造推动线上、线下马拉松的良性互动和协同有序发展,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马拉松运动产业新生态圈。

  将马拉松元素纳入特色小镇建设。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协会唱戏、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将马拉松元素纳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利用马拉松运动项目+当地特色优势,创建集训练体验功能、体育赛事功能、健身休闲功能、产业孵化功能、旅游及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定位明确、内容丰富、文化内涵鲜明的马拉松运动产业新生态。

  (五)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马拉松运动教育质量。加强马拉松运动项目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协调教育部门制定完善有利于马拉松人才培养的教育政策,通过文字资料、多媒体视频、自媒体等多样化的途径建立一套科学跑马教材体系和一套赛事运营教材体系。加快完善马拉松相关职业岗位技能培训的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国内马拉松教育培训。建立马拉松智库,加快适应马拉松发展需要的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马拉松人才培养机制。整合资源,加强马拉松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挥中国马拉松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赛事组织、大众马拉松训练指导等方面的作用,成为我国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特别是马拉松人才的重要基地。发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社团俱乐部和企业等各类力量,利用多样化教育资源开展马拉松人才培养。建立行业人才数据库,积极通过知识共享、交流、培训等传播马拉松及跑步赛事管理、科学健身及训练的知识、提升行业人员素质。加强与国外马拉松高水平国家、地区以及企业的合作,推动马拉松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打造更多国际田联金标赛事,吸引10000个境外大众参赛者参与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实现马拉松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和赛事的国际化。

  健全马拉松运动员职业发展路径。积极创造条件,拓宽退役运动员发展的职业路径,鼓励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通过高等院校进修、培训实习、自主创业等手段拓宽运动员向跑步指导员、赛事监督员、企事业单位及俱乐部管理人员转岗就业。

专栏5:马拉松发展人才保障工程

  1. 完善马拉松运动员分级分类体系,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

  2. 完善教练员培训和分级体系,不断提高教练员水平。

  3. 完善对国内赛事运营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观摩、培训和实践培养高素质马拉松运动赛事运营管理人才。

  4. 完善针对马拉松俱乐部、跑团负责人的培训,强化对此类专业人才的统一管理,确保基础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5. 重视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协会专家委员会、科研委员会的智库作用,建立一支马拉松运动产业专业科研人才队伍。

  (六)弘扬马拉松精神打造马拉松文化

  鼓励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马拉松文化、马拉松运动健康知识和赛事活动的宣传和展示,扩大人民群众对马拉松运动的了解、鼓励群众多方面参与体验,继续深入倡导和弘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通过举办多层次、多类型路跑及马拉松赛事,通过开展结合城市特点的各种马拉松文化节,使得马拉松精神与城市精神完美融合,进一步丰富举办城市的文化内涵。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运行机制

  进一步加大马拉松运动的“放管服”改革力度,继续为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激发多元市场主体参与马拉松运动的积极性,推动马拉松运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整合马拉松运动资源,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二)推进政策落实

  推进政府扶持马拉松运动发展政策逐级落实,开展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加强横向联动、有机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见到实效,为社会力量办赛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加强行业监管

  完善马拉松运动产业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研究完善制定马拉松赛事管理办法。建立覆盖马拉松赛事举办机构、从业人员和参赛人员的行业信用体系,建立“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将有关机构及人员的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将涉企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于企业名下依法对外公示。

  (四)强化安全监督

  深入贯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原则,建立以马拉松运动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责任,相关赛事运营机构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个人全面参与的安全管理体制。加强马拉松赛事医疗救护保障的培训与监督。

  (五)扶持社会资本投资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大型马拉松运动赛事,在可控风险之下鼓励赛事运营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鼓励马拉松运动产业的产品、服务、装备升级,逐步建立相关细分产业的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在马拉松运动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15712823770

邮箱: 18207811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