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于2015年6月南通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意见》就南通市实施的“互联网+”行动计划进行了全面部署。以下是文件具体内容:
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互联网+”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是创新2.0下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创新,将成为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加快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促进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产业升级、服务民生等全面融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发展目标
在2020年前,重点组织实施“三大行动计划”,努力实现“四大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计划,引领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宽带应用模式创新;通过实施“互联网+产业”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嫁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互联网新兴产业,促进互联网平台经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通过实施“互联网+企业”行动计划,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企业生产模式、产品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互联网化。
通过“三大行动计划”的实施,努力达到:
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全市IP城域网出口带宽达4000G;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探索开通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推动20家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企业开通高带宽专线服务。
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建成4个互联网产业园,5个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园,互联网服务收入超过500亿元;创建3个国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4家国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培育发展2个重点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超2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电子商务销售和采购额超过1000亿元;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4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应用电子商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力争达到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2%。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工业企业融合创新示范培育工程,培育融合示范企业100家,制造业服务化骨干企业10家;推动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探索发展智能生产新模式、新业态,创建10家智慧工厂、100个智能车间,全市新增工业机器人1000台,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应用示范取得成效。建成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及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市民卡工程、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教育、智慧卫生等一批重点智慧项目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计划,引领信息化进程
重点推进“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民生、互联网+基础设施”,逐步建成“城市管理精细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的智慧南通。
1.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以南通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为引领,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智慧产业、民生应用等三大导向,建成企业到产业无缝衔接的智慧经济体系;资源共享、终身教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智慧人文体系;高效互动、优化体验、数据公开、永远在线的智慧政务体系;医疗保健、社区服务、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智慧民生体系;构建事前预防性控制、事中操作性防御、事后恢复性补救三层防御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数据整合与共享项目、云数据中心与同城容灾备份中心、智慧南通公共服务平台、南通智慧生活体验馆、市民卡工程等基础性、公益性市级重点项目建设。“互联网+经济”重点推进南通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宏观经济运行管理系统、智慧园区2.0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互联网+政务”重点推进协同政务办公平台、政府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升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平台等项目建设;“互联网+民生”重点推进健康南通、安居南通、畅行南通、绿色南通、社区2.0示范工程、老人“二维码”推广项目等项目建设。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
加快推进宽带南通、无线南通、光网南通、高清南通、三网融合城市建设,构建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提高宽带网络能力,提升普及规模和网速水平,支撑和服务智能制造。重点加快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基础设施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统一规划铁塔资源,大幅提升城域网传输交换能力和智能调度能力,建成“光纤化、宽带化、广覆盖、深覆盖”的接入网络,建成以4G网络为主、WLAN为补充的无线高速宽带网,实现宽带网络无缝对接。重点推进工业宽带建设,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重点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进一步解决重点园区信息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大力支持重点园区探索开通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满足园区内企业服务外包、跨境电商、信息服务、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的带宽需求,带动信息产业新业态发展。大力实施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企企通”工程,推动有条件的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企业开通高带宽专线服务,鼓励企业设备、产品及供应链上网,实现智能设备、机器、流程、数据和人的互联互通,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二)实施“互联网+产业”行动计划,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重点推进“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文化、互联网+商务、互联网+金融”,促进融合发展,创造新型业态。
3.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集成应用,大力发展智能、服务及绿色制造,着力打造信息化背景下我市制造业竞争的新优势。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支撑,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1)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智能制造车间和智慧工厂建设,研究制定我市智能车间、智慧工厂标准体系,开展全市智能车间、智慧工厂认定工作。推动中远川崎、南通醋纤、恒科新材料等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探索发展智能工厂、智能装备和智能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搭建本地智能装备生产企业与应用项目对接平台,重点围绕本地化应用,积极发展精密智能仪器仪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专用设备等智能化装备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组织大型企业、行业组织研究制定适合我市行业特点的工业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安全等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破解工业信息系统集成协同应用难题。推进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深化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应用,鼓励企业综合应用虚拟设计制造、智能测控、精益管理以及集成协同等技术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型智能装备,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创建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试验区和两化融合智慧园区。
(2)加快推进服务制造。支持制造业服务化支撑平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建设,引导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拓展在线监测、数据融合分析处理、远程诊断和产品后市场服务。积极发展按需制造、众包设计等网络制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构建网络化制造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规模化和定制化相融合,促进制造业企业走向产业价值链高端。
(3)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制定并加快实施行业准入及工业产品能耗、水耗限额标准。加快对纺织、电力、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主要耗能、耗材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一批节能玻璃、太阳能玻璃、复合多功能墙体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等绿色建材生产企业。推进静脉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和企业共同发展。建设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源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远程监测信息系统,促进节能增效和安全、清洁生产。
(4)加快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网络销售与质量溯源,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感知农业、精准农业,构建智慧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到2016年,全市利用网络销售农产品超25亿元,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比达15%以上,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0%以上。
4.培育互联网新兴产业
打造互联网产业集聚载体和专业孵化平台,建设一批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总部企业集聚的互联网特色产业园,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文化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和互联网服务业。
(1)打造互联网产业集聚载体。重点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园、动漫衍生产业园、电子商务创新园、数据中心产业园等四大互联网特色产业集聚区。建立互联网产业联盟,集聚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运营商、智能终端厂商、专业孵化器、科研院校、风投机构、咨询机构、专业媒体等国内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领先机构。
(2)培育互联网教育文化产业。支持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业务,加快内容集成和数字传输综合平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打造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多样化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文化产业公共平台,通过互联网激发文化消费需求。推动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创新发展,促进广告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数字出版、版权交易等新兴业态发展。依托南通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及家纺画稿交易会,推动优秀作品版权保护、成果转化和产业对接。重点推进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两岸文创园)、同洲视讯“三网融合”产业园、海安动漫衍生产业园、赛格动漫城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进网络视听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智慧人文、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建设。开发推广“学在南通”智慧应用,重点建设南通智慧教育体验馆、教室2.0、学校2.0等示范项目,充分挖掘南通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3)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促进网络信息技术与服务模式融合创新,鼓励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智能终端厂商设立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及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创新基金,开展软件应用商店、软件即服务等服务模式创新。结合CaaS(通信即服务),将大数据与通信网融合,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程序商店、网络电话、移动门户等核心应用;加速发展移动社交网络、移动安全、人机交互、健康服务、智能家居等趋势性应用;结合南通智慧城市建设,鼓励发展移动政务、移动教育、移动金融、移动旅游等具有南通区域特色的本地化移动应用。
(4)壮大互联网服务业。充分整合我市软件和互联网领域的资源,在电子商务与移动支付、即时通讯与社交、搜索引擎与定位服务、网络与手机游戏等领域,培育若干有特色的互联网产品及服务。支持培育一批互联网服务商,为传统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数据分析挖掘、咨询设计、流程优化、运营管理等服务。
5.促进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
鼓励O2O、P2P等模式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网络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媒体平台、应用平台、社交平台、支付平台,着力推进重点行业电子交易平台、云服务平台、综合信息平台等特色平台建设,力争实现互联网平台经济跨越发展。
(1)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平台。抢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推动南通综保区与南通电子口岸对接,加快启用如皋港电子口岸平台,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南通家纺、启东电动工具、如皋长寿食品和花木产业等南通特色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现有行业网站由信息流服务向商流、物流、资金流综合服务发展,成为行业领先的信息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定价结算中心。打造一批集创意设计、品牌发布、展览展示、采购交易等于一体的电商平台。加快推进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罗莱家纺“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平台”、微纺电子商务“中国家纺云公共服务平台”、寿都密码“中国长寿商城”、如皋“花木大世界网”建设,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支持通农物流商城打造集B2B、B2C、O2O、金融支付、生鲜冷链及上下游供应链整合为一体的农副产品网络营销和同城配送平台。
(2)打造行业功能性平台。建成南通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达到20000家中小企业入驻的平台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如云科技“建筑云”服务平台,将行业平台、移动平台、社交平台跨界融合,提供“建筑云、政务云、创业云、移动互联平台APP”等系列云服务。建成创源科技园建筑智能结构工程平台,为建筑智能结构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结构监测研发与测试、结构控制产品研发与测试、物联网集成实验与检验等平台服务。建设统一、安全、高效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信息发布、业务撮合、货物跟踪及运力规划等功能。
(3)打造民生服务性平台。采用O2O模式,同步推进“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线下市民卡工程”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智慧南通公共服务平台,加载乐业南通、学在南通、创新南通、慧治南通、绿色南通、畅行南通、健康南通、安居南通、畅游南通等公共服务及民生应用功能,聚焦信息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为市民提供快速、精准、多样化、本地化服务。逐步推动市民使用市民卡及统一账号“NTPass”登录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市民、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无缝对接和互联互通。
6.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
组织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题研究,充分借助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力量,理清发展思路,在降压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在本轮互联网金融浪潮中,寻找金融创新发展的突破点和增长点。支持南通大学率先在全国建立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引进国内顶尖的互联网金融研究、从业和教育专业人才。稳步发展互联网金融、阳光私募、对冲基金等新型金融服务业态。鼓励国内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对我市中小微企业开展P2P、众筹、垂直搜索等融资服务;引进国内互联网金融企业来通合作,逐步发展本地互联网金融企业。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小贷公司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或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改革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三)实施“互联网+企业”行动计划,促进企业互联网化
鼓励企业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研发设计可视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生产组织网络化、产品服务个性化。
7.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构建南通工业互联网发展总体框架,通过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促进平台服务业发展,为工业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互联网信息平台服务,培育“众创、众包、众筹”等新型互联网服务企业。一是大力发展智能移动制造。引导工业企业利用4G网络开展车间、仓库等重要场所的远程视频监控;引导工业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开发工厂APP,开展网络营销。二是发展生产层面的工业互联网。引导工业企业对各类生产设备进行联网,推进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工业机器人2.0示范项目”,引进工业机器人建设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无人工厂”,实现生产智能化。三是发展产品层面的工业互联网。推进工业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使产品远程可测、可控,为用户提供远程故障诊断和运维服务,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四是发展商务层面的工业互联网。通过工业互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快速匹配物流资源的供应与需求,实现集成式物流链智能管理。鼓励企业采用O2O方式,精准挖掘用户需求,降低营销成本。引导企业树立“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思维,打造开放化平台,提升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8.增强云计算服务能力
重点建设崇川区云计算大数据园区及云端设备生产配套产业园、港闸区市北科技城云院、通州家纺电子商务云服务基地、开发区数据中心产业园和传感器产业基地、苏通科技产业园数据中心及中小企业云服务基地、如皋建筑行业云服务基地、海安电子商务产业园及灾备中心基地等“云计算特色产业集聚区”。将苏通科技产业园云计算中心打造成苏中最大、全国一流的智能绿色大型五星级云计算数据中心,立足南通,辐射长三角地区,提供基于云计算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各类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加大开发区中兴云计算中心建设推进力度,应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采取网络资源松耦合的方式,将之建成模块化、自动化、绿色节能的新型数据中心。通过增强我市云计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工业云”平台等新型生产设施,加速云计算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引导企业在工业设计、工业仿真等方面应用云计算技术,不断提高研发设计效率,降低研发设计成本;引导企业在销售阶段通过云平台发布最新产品供应信息和使用说明,形成内部创新标准化体系,加快产品更新周期,实现快速迭代。
9.加强大数据开发应用
以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和服务为出发点,全面梳理整合市级层面的数据,制定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标准,出台信息资源更新、交换、共享、开放管理办法,推进市级机关各部门签署数据共享协议,逐步实现数据整合与共享。建成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及公共信息平台,打通部门数据交换通道,实现各委、办、局城市基础数据的集中收集、分类分级存储、统一维护更新、本地备份和异地灾备存储。出台全市政府机构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逐步推动地理、人口、知识产权等政务信息资源逐步向社会开放。推广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分析检索等信息技术,开放各类接口标准,支持政府、企业及公众使用公共数据开发推广各类智能终端APP,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工业大数据产业,促进工业大数据在装备、船舶、电力、能源等行业应用。引导企业建设商业智能(BI)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大数据分析,优化工艺流程;对管理流程进行大数据分析,推动管理流程的优化、重组和再造;对销售服务进行大数据分析,开展精确营销,改进产品设计。
10.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结合南通产业特点,重点选择纺织服装、船舶制造、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行业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智慧设计、智慧船舶、智慧机械、智能家电以及车联网、船联网的发展。重点引导行业内工业企业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推广物联网技术,通过进料设备、生产设备、包装设备等联网,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企业能耗、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促进企业绿色制造;利用物联网开展产品在线故障诊断和运行维护,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建设信息物理系统网络(CPS),将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互联成智能网络,推进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互联互通,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整个价值链的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鼓励优势产业的领先企业实施“工厂2.0示范项目”,建设智慧工厂“全息车间”系统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将“人、机、料、法、环”等五大信息要素与智能网络连接,通过服务端云计算分析和统计,实现车间智能化设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
进一步完善分工协作机制,成立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合力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制定出台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经济、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将南通打造成为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高地和服务高地。成立互联网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对“互联网+”总体规划、行动方案、推进实施、绩效评估开展咨询指导。
(二)建立公共财政稳定投入机制
从2015年起,市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一定资金,灵活采用无偿支持、风险投资、贷款贴息、科技金融相结合的方式,专项用于支持“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互联网+”示范企业培育工程,每年组织认定一批“互联网+”示范企业,并根据其经济社会贡献情况,给予一定的产业项目经费支持。加大总部经济扶持力度,对在我市设立总部的互联网企业、将注册地和纳税地迁入我市的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区域总部、将总部从外地迁入我市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结合其经济社会贡献情况,按照现代服务业有关政策给予一次性补贴。支持企业扩大互联网化投资,对市区物联网服务、云计算服务、供应链管理等企业,按照现代服务业有关政策予以补助。鼓励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免费高带宽互联网接入服务,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的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用于创业服务的公共软件、开发工具费用,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三)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积极探索互联网经济发展市场化运营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关系(PPP)等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智慧城市建设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严格管理”的原则,采用阶段参股(设立子基金)、跟进投资、直接投资、投资保障等方式,有效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互联网创新发展领域,培育壮大南通信息产业新兴业态发展。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加大对“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对技术先进、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互联网+”项目给予信贷支持。
(四)加大实用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大力培育“互联网+”计划专业技术人才,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设置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课程,联合企业开展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实战性、创新性和综合性,以更加开放的政策引进互联网创新发展人才,壮大互联网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人才队伍。健全引才、留才、用才和服务人才的工作机制,大力引进并支持互联网领域高层次人才来通创业,按照《南通市江海英才计划实施办法》(通办发〔2010〕9号)有关规定,在项目启动、生活津贴、购房补助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按照《南通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享受特定待遇暂行办法》(通办发〔2011〕60号)有关规定,在其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便利。
(五)营造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借鉴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南通各大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互联网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实施“南通创新实验室(线下FabLab)示范项目”,申请加入“FabLab”全球网络,引导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打造南通“FabLab”,引导全民创业。鼓励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资本对接会等产业活动。积极组织举办互联网发展论坛、青年电商创业论坛、互联网思维启迪沙龙等活动,培育具有南通地域特色的互联网发展系列活动品牌。积极打造南通互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形成对优势潜力项目和优秀创业团队的发现和扶持机制。鼓励开展针对本地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专项研究,编制发布年度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通过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本地“互联网+”领军示范企业及互联网产业发展成果,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互联网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