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雅克战斗机 用途特殊命运多舛
距离莫斯科10分钟的车程,在高速公路旁边有一座瓦迪姆·扎多罗兹尼博物馆,这座私人博物馆被认为是俄罗斯最好的科技博物馆。今年是雅科夫列夫设计局成立110周年,摄影师专程来这里拍摄雅克战斗机。
雅克-28P。雅克-28是由前苏联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双发超音速前线轰炸机,1961年首次试飞。该机有多种改型,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前线轰炸机。
雅克-28P作为全天候截击机使用,安装了对空雷达,可挂两枚K-8空对空导弹。
雅克-141(白75号),这是第二架雅克-141(生产编号48-2),这架飞机执行了首飞任务。雅克-141由1975年开始设计,由于财力的限制和研制发动机计划的拖延,直到1987年第一架原型机才开始试飞。由于1991年一架雅克-141原型机试飞时意外坠毁,导致计划很快又被取消。后来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继续研制其陆基和舰基改进型,并建造了4架原型机。有2架一直试飞到1995年,另2架则进行发动机和结构试验。
雅克-141是在苏联年代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垂直起降战斗机。然而由于苏联解体,导致计划终止,雅克-141从未量产。
雅克-141进行了成功的试飞,但生不逢时,正好赶上苏联解体,军购急剧缩水。雅可福列夫设计局用自己的经费还勉强支撑了几年,希望能吸引外国合作伙伴,但没有结果。美国F-35“闪电II”就借鉴了雅克141的技术成果。
雅克-38是雅科夫列夫实验设计局为前苏联海军研制的舰载垂直起降战斗机,主要用于对地面和海面目标实施低空攻击,并具有一定的舰队防空能力。
该机是专门为在“基辅”级航空母舰上使用而设计,采用升力发动机与旋转喷口发动机结合的组合方案,升力发动机除用于垂直升降外,也可用于调节俯运动和配平。该机“铁匠”A单座型战斗机和“铁匠”B双座教练型。
雅克-38是世界第一种服役的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采用中单翼布局的切尖三角翼,并带有下反角。装备一台涡喷发动机和两台升力发动机,主发动机的两个喷口位于后机身下部,两个大型的半圆形进气口位于驾驶舱后方,翼根之前。
雅克-25是苏联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双座双发亚音速截击机,1950年开始研制,1952年6月19日原型机首次试飞,1954年进入苏军服役,一直生产到1958年停产时共生产了480架。
这款1952年6月19日首飞的双座型战斗机,是前苏联第一架装备了雷达的全天候喷气式战斗机。从1953年开始量产到1958年停止生产,雅克局总共制造了480架雅克-25。
没有上漆的雅克-38。1976年7月,当苏联第一艘航空母舰“基辅”号首次进入地中海时,雅克-38曾在舰上垂直起落,估计当时是该机的预生产型装备苏联海军航空兵试用。“基辅”号在取道地中海、大西洋北上到达苏联北方港口摩尔曼斯克之后的一年中,只在公海上航行过两次,15天。舰载飞机也都撤了下来,这说明“基辅”号在使用中出现了严重问题。
除了航母动力系统可能出现毛病外,雅克-38从垂直起飞到前飞的过渡时间太长,以致喷出的气浪烧熔甲板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雅克-38飞机都撤到摩尔曼斯克附近的空军基地,直到1977年底才又重新配置到“基辅”号上向南远航。1978年初,西方国家第一次观察到雅克-38从“基辅”号上起飞进行对地攻击训练,对舰后的拖靶进行扫射和火箭攻击。
在“基辅”号航空母舰上首次看到雅克-38飞机以来,雅克-38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在两侧发动机进气道后边增加了辅助进气口。在升力发动机上方铰接舱门的两侧各增加一块挡板,向后一直延伸到翼根前缘处,估计是为了防止进气道吸入反射的废气流。
俄罗斯和乌克兰海军共装备86架雅克-38。它与卡-25直升机一起配置在“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和“巴库”号航空母舰/巡洋舰上使用,每艘至少装备9架。但是由于过少的载弹量和作战半径,以及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可靠性问题(海军中给它起了外号“和平鸽”,“桅杆保卫者”),1980年代中期它就转为陆上使用,1991年该机封存(事实上的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