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还在自喜有560亿军火大单 后院却被中国攻陷
众所周知的是,当今世界的任何一场区域战争都是大国武器的试验场。而热心于军事武器的读者都知道,如果一个国家的武器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是很难获得市场追捧的。美国和欧洲武器之所以能够畅销除了国际政治因素之外,上述原因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俄罗斯参与在叙利亚的打击IS行动让许多装备获得实战检验,当然会有力地促进军火外销。
俄罗斯媒体近日报道称,在2015年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签署了260亿美元的武器出口合同,其中军工产品出口额达到145亿美元,而俄罗斯现在手中握有的武器出口订单总量已超过了560亿美元。按照国际排名虽然俄罗斯还是在第二位稳坐,但是合同金额要比排在第三位的中国多出数倍。
令俄罗斯媒体感到自豪的是,在俄罗斯军工企业收获的合同大单当中也包括中国的。有俄罗斯军事观察指出,中国近些年的武器装备发展成就相当惊人,一些高端装备(如无人机领域)已经领先于俄罗斯,但是在先进航空发动机、大型运输机、反导系统等重要的基础战略装备上,仍然要依赖俄罗斯很长一段时间。
而且世界大部分原来一直使用苏俄装备的国家都知道,中国装备技术与俄罗斯存在密切的历史和现实联系。所以在同类装备面临困难的选择时,他们会在犹豫之后最终选择俄罗斯的,而不是被怀疑是复制品的中国装备。即使是中国装备中出现的创新性技术很多,也很难打消潜在用户的上述疑虑。
比如枭龙战斗机在国际市场对阵俄罗斯新型米格29战斗机,歼31战斗机对阵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甚至有人指出,如果中国真的对歼31开拓国际市场存在很强的自信,那么以复制俄罗斯侧卫战斗机而闻名的沈飞,为何至今不能说服自己国家的空军去购买这款自主发展的五代战斗机,而是眼看他们签下俄罗斯的4++代苏35S呢。
有些问题的讨论往往是各说各话,俄罗斯军工企业贬低中国的军工设计能力,是一种营销宣传手腕,也是为了能把自己的市场开拓的更宽。但是很多事不是一时一事就可以论证清楚的。有危机感的俄罗斯观察家就指出,不要忽视中国武器装备技术水平的快速跃升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扩展。只是此结论在俄国内缺少共识。
然而很快具有说服力的消息就出来了。一直被认为难与俄罗斯S300防空导弹竞争的中国红旗九导弹,在遭遇土耳其订单跳票之后,终于曝光了第一个国外买家。而这个买家地处俄罗斯后院,也是俄罗斯领导的独联体国家兄弟土库曼斯坦。在土库曼斯坦近日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中,曝光了一组防空导弹的发射照,被确认是中国FD-2000(红旗9的出口版本)防空导弹。
军事评论员高峰称,土库曼斯坦购买中国红旗九导弹对中国军品出口绝对是个大利好。有之前在土耳其防空导弹竞标中同时将美俄欧产品斩落马下的战绩,还有中国自己大量装备的现实,加上土库曼斯坦首个外销合同的突破和实质性列装。中国的武器出口自然是声威大振,也必将带动中国装备市场份额的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