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GDP增速6.9% 经济总量破80万亿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2017年我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人民日报) 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三季度增长6.8%,四季度增长6.8%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2017年我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人民日报)

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三季度增长6.8%,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5148亿元,增长9.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北京举行的财经中国2017年会上披露,去年中国经济增长实现6.9%的水平,“过去一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超过预期。”

目前,部分2017年指标数据已经披露。数据显示,前10月城镇新增就业1191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为2.0%,完成了全年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进出口总值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中央企业实现利润首次突破1.4万亿元,增长15.2%,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国家统计局、中新网、澎湃新闻)

预计2018年GDP增速在6.7%左右

18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中国GDP增长速度预测》预测报告。报告称,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GDP增速在6.7%左右。

经过近几年的艰难调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企稳。多项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正在进一步加深,经济韧性正在增强。

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GDP增速在6.7%左右。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前高后低趋势,一季度为6.8%左右,二、三季度为6.7%左右,四季度为6.5%左右。

预测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为3.6%,第二产业增速为6.0%,第三产业增速为7.8%。消费拉动GDP增长为4.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资本形成拉动GDP增长为2.0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为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中国经济网)

辽宁、内蒙古、天津自曝GDP“注水”

2018年伊始,多个地方政府忙着对本地的GDP“挤水分”,有的是公开挤,有的是秘密挤。例如,1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布,核减2016年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核减幅度占原工业增加值的40%,占全区GDP比重约为16%。1月1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宣布,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2亿元核减为6654亿元,核减幅度约为33%。

一年多前,辽宁省政府公开承认2011-2014年GDP有水分,其中2016年GDP虚高约为23%。

这些地方政府为何纷纷自曝GDP造假呢?首先,对GDP挤水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统计新规之后避免棘轮效应的本能反应。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频繁对当地GDP挤水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计体制发生了变化。

2017年6月26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按照新的地区生产总值统计体制,各省份的GDP核算不再由省级统计局负责,而是在国家统计局领导下,由国家统计局和省级统计局共同完成。这意味着,以后一些地方政府想对GDP注水是越来越难了。既然难以注水,就要想办法先挤掉之前的水分。否则,为了保持一定的GDP增长率,GDP水分越多的地区将来压力会越来越大,被问责或处罚的风险会越来越高。

其次,对GDP挤水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砝码。当前,中国总体经济面临下行趋势,地方财政支出居高不下,但是财政收入日趋收紧。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地方政府可能难以偿还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地方债务。为了避免地方债务进行“届际传递”的道德风险问题,财政部三令五申加强地方举债管理。于是,一些财力孱弱的地方政府可能会通过挤掉GDP水分,向资本市场表明它们要打破地方债务刚性兑付神话的信号。(新京报)

▲资料图:天津滨海新区

中国万亿GDP城市达14个 都有谁?

无锡市政府1月7日宣布,预计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0亿元,此前的1月2日,长沙市政府也宣布,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据统计,加上无锡和长沙,中国GDP超过1万亿的城市达到了14个,其中,上海、北京、深圳的GDP总量都已迈过2万亿关口。

在长沙、无锡之前,中国跻身万亿GDP俱乐部的城市已达12个。梳理发现,上海GDP在2006年率先突破万亿关口,成为中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的城市;2008年和2010年,北京、广州经济总量相继过万亿,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一同杀入万亿俱乐部,中西部重镇武汉、成都则在2014年携手跨入;2015年,杭州市的GDP超过1万亿,南京、青岛则在2016年完成这一历史跨越。

数据显示,GDP超过2万亿的城市,已经达到3个,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深圳。广州2016年的经济总量为19805.42亿元,跨入2万亿也仅有一步之遥。近日,广州市社科院发布报告称,广州经济总量将在2017年突破2万亿元。如果真如预测所言,届时,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都将进入2万亿时代。(中新网)

>>相关报道:

ink"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none;">2016年中国GDP增速6.7% 经济总量破70万亿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我国GDP增速为6.7%,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第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别同比增长6.7%、6.7%、6.7%和6.8%。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5%,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34.8%,其中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36.1%。[ink"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none;">详细]

 

编辑:曹少年、李文(实习生)

(北京时间综合人民日报、国家统计局、中新网、澎湃新闻、中国经济网、新京报)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15712823770

邮箱: 18207811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