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工厂:中国海军华船一号自航浮船坞
资料图:中国海国华船一号自航浮船坞
原标题:海上工厂——中国海军华船一号自航浮船坞
简介:华船一号自航浮船坞的装备,增强了中国海军远海后勤维护保障能力,提高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
华船一号的指挥舱
2016年初,中国海军华船一号自航浮船坞出海执行任务,它标志着中国海军舰艇维护保障实现了由岸基定点维护向远洋机动保障的突破,提高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
舰艇是由成千上万个设备和部件组成,技术密集,难免出现战损和故障,这个时候就需要维护和修理,如果水线以下部分或者推进器出现问题或者大修,还需要进入船坞,但是军舰距离后方基地较远的话,返回基地就需要远涉重洋,就有可能耽搁战机,所以浮船坞就出现了,它可以在前沿布署,就近为舰艇提供维护和修理,二战的时候,盟军就大量建造了浮船坞,由拖船拖至战区,为舰艇提供保障,保证盟军舰艇的作战能力,冷战期间美国海军则利用舰船修理舰、拖轮和浮船坞组成了前沿后勤保障基地,为其舰艇全球布署提供支持,而前苏联海军也装备浮船坞支持其舰艇执行任务,上世纪70年代中国海军也曾经计划建造潜艇修理舰、浮船坞,组成前线保障基地,为潜艇前出岛链提供后勤保障,虽然因为客观原因,没有建造,但是也表明中国海军汲取这个做法。
浮船坞对于保持海军作战能力至关重要
美国海军装备的浮船坞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造船工业在浮船坞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世纪初中国造船工业不断刷新浮船坞的吨位记录,中国船厂建造了当时最大的浮船坞-30万吨级的大连号,此后这个记录又被打破,中远船务公司为韩国三得重工建造了50万吨级浮船坞,国产浮船坞已经出口到多个国家,甚至还包括美国,如美国水面舰艇主要船厂巴斯钢铁早在2000年就从中国采购了1艘浮船坞,多艘美国海军新型舰艇就是从这个浮船坞下水的,包括我们熟悉的DDG-1000驱逐舰。
中国建造的当今最大的浮船坞
DDG-1000下水的浮船无坞就是中国制造
针对中近海作战的要求,中国海军设计、建造了新型浮船坞,该浮船坞最初设计为022导弹快艇配套,后来扩展到也可以为其他中轻型舰艇配套,新型浮船坞可以进行前沿布署,为这些舰艇提供维护和修理,提高中国海军的中近海后勤保障能力,不过它只能为中轻型舰艇提供维护服务,并且是自身无动力,需要由拖轮拖带至指定区域,工作的时候由锚链固定,这样在执行远海任务的时候仍旧力不从心,根据简氏防务报道,中国有可能在南沙布置浮船坞系统来支持中国在南沙的建设,其中就包括自航式浮船坞,据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介绍,这种多任务平台具备以下能力:停靠1000吨级船舶,维护并修理渔船、发电,淡水储存及供应,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存储装备及供给。衍生型浮动船坞采用半潜式钻井平台,可依靠自身动力移动,但不能远距离机动。这种浮船坞的设计和建造将会有效的增强中国在南沙的工期建设能力。
中国海军装备的浮船坞
中国可能布署在南沙的浮船坞系统
在国产浮船坞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海军远海机动作战要求,中国海军设计、建造华船一号自航式浮船坞,与民用浮船相比,华航一号除了配备修理、维护设备之外,还针对军用浮船坞的特点配备有相应的系统,如配备有指挥自动化系统终端,必要的时候,可以联入海军自动化指挥系统,到达指定位置,对战损或者故障舰艇进行修理,它还还可以配备武器,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提高它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与海军此前装备的浮船坞相经,华船一号的尺寸更大,可以容纳更大的舰艇,从相关图片来看,华船一号具备维护863永兴岛远洋打捞救生船的能力,永兴岛号的长度超过156米,满载排水量达到13000吨,这个指标已经超过了中国海军大多数作战舰艇,这样华船一号具备维护、修理中国海军大多数作战舰艇的能力。另外华船一号还配备有发动机,具备自航能力,可以自行开赴海区,甚至还具备动力定位功能,这样具备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利于在远海进行作业。
华船一号对海军永兴岛号远洋打捞救生船进行保障
近年来中国海军远海训练和布署逐渐增多,如在南沙执行巡逻、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这些海域距离祖国大陆较远,这样如果舰艇出现故障返回岸上基地进行维护和修理的话,时间太长,特别是亚丁湾的护航编队更是如此,如果进入周边国家的港口,也存在安全、保密等多方面问题和障碍,那么如果能在南沙和吉布提基地布署华船一号这样的自航式浮船坞,实现后勤保障基地的前沿布署,显然就会将这个问题大大缓解,从而有效的增强海军远海作战能力。
图片:未来华船一号可以布署在中国海军位于吉布提的基地,为护航编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