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丨任志强会成为另一个老毕吗?
向来以“大炮”著称的任志强终于遇到了一门比他更厉害的“大炮”。就在今天下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令新浪、腾讯等网站依法依规关闭任志强微博账号,并且不允许换马甲再注册。网络办的人还表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
根据媒体报道,有网民举报任志强微博账号持续公开发布违法信息,影响恶劣。至于哪些内容违法违规,新闻报道中并没有列出,但是网上早已炸开了锅,很多人纷纷加入“砍任”大军。如果你认真看完这些内容,就会发现大家总结的无非两大块:一是当年任志强有关房价的言论;二是他妄议党的方针政策,甚至有“攻击党”的嫌疑。
后一条尤其严重。主要的导火索来自前段时间习总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指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然而任志强却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人民政府啥时候改姓党政府了?花的是党费吗?”“彻底的分为对立的两个阵营了?当所有的媒体有了姓,并且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时,人民就被抛弃到被遗忘的角落了!”
加上以前的种种言论,任志强成为网信办眼里未能正确应用自身影响力,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积极传播正能量的反面教材。一时之间,无论是社科院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心秘书长,还是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微信号,亦或是中传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都对其口诛笔伐,纷纷表示“不喜欢任志强”。
这件事由此而变得有意思。首先是网信办公开发表声明,关闭任志强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其重视程度已经远超其他“违规账号”。可见官方对于任志强的所作所为已经忍无可忍,而且是“网友举报”,说明官方是顺应民意的。所以任志强以前口口声声说“为了人民”,在这里变成了一个笑话。
其次是针对此次封号的导火线,任志强关于“党媒姓党”的辩解,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很赞同他的观点,但是对其做法实在是不敢苟同,可以说有些幼稚。人家都说是“党媒”了,自然“姓党”,这不就是一直以来的真实状况吗?你又何必去为这种“事实”做口舌之争,为别人留下可乘之机呢?天朝的媒体,哪家不是“姓党”的?
针对房价的言论,让很多年轻人不太开心,虽然任志强说的也是当下的现状。不过任志强忘了,在这样一个“墙倒众人推”的时代,一旦你被驳倒了,千万群众会踩踏你的“尸首”。这次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局一直都掌握着舆论和话语权,当你账号被封之后,所有该跟上的言论都会接踵而至。更为奇怪的是,眼下似乎还没有多少人为任志强辩解,这算是“罪有应得”吗?
让很多人愤愤不平的是,任志强本身就是共产党员,还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居然胆敢“妄议朝政”,甚至多次“直接攻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走回头路”。这就让很多人不舒服了,你一边是党员,国企高管,享受着各种红利,一边又骂这个“党”各种不好,岂不是吃里扒外?所以无论如何,万千党员心中容不下任志强。
说实话,我以前也和很多人一样,并不喜欢任志强,觉得他的言论总是带刺儿,让人听了不舒服。不过很奇怪,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我倒是对这个老头有点兴趣了。当然,我并未违逆“群众”的意思,只是觉得他有些话说得很在理,而且对于当局封杀其微博的做法,我保留自己的看法。
“党媒”姓不姓“党”,这已经是一个没必要争论的事实,作为一个记者,我比很多人都清楚“党媒”的属性,所以才会觉得任志强想要为一些人说话的行为幼稚至极。关于房价的言论,我虽然看不惯,却并没有对其“恨之入骨”,在其微博被封之际落井下石。这是他个人的言论,你如果不同意,完全可以辩解,但是没必要一棍子打死。“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单从这种封号的行为来看,就能知道我们周边这个社会,真正理解自由的人太少了。
至于“党员”反对某些方针政策这件事,我也保留自己的看法。是否一个团队中只有一种声音才是最好的,还是说一支优秀的队伍,是能够容纳得下所有的声音,然后在千言万语中抓住主流推进社会发展,这种政论一时之间难以有所定论。但是,“因言获罪”的时代应该是要一去不复返的,但是这几年来却屡见不鲜。前段时间人们还在讨论“毕福剑”,如今这位前央视主持人早已在众人视野中消失。这是否是很多人期待的结果?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往事。大学期间,每个班级只有少数几个人有资格入党,一般都是先由学长私下与你聊天,然后让你写思想汇报,最后才慢慢发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当时有学长让我写思想汇报,我说我若是汇报了,汇报的内容可能不会是你们想要的。当时年少轻狂,觉得想说什么就应该说什么,却又知道很多东西是不能说的。最后,那位学长就放弃我了,于是乎我便与组织渐行渐远了。
今日看来,是否我应该庆幸?我很赞同有些人说的,加入了一个组织,就应该对其敬爱有加,凡事得为组织考虑,这一点都没错。不过,是否一个人说了某些看似对组织不利的话,就应该被视为“对组织不利”呢?这应该是值得商榷的吧。毕福剑已经消失在人海,任志强呢,大炮是否会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