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柱首谈快播案直播:多搞一点 形成倒逼机制

孟建柱首谈快播案直播:多搞一点 形成倒逼机制 “媒体和政法部门是亲(qin)家,不是冤家。不过,媒体还要维护社会正义,对政法部门做得不够的地方要监督!政法机关要有闻过则喜的态度,不能听到好话就沾沾自喜,听到批评就不说话了,批评报道让我们办案的头脑更加清醒,多个角度客观认识问题。” 这段话,来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

 孟建柱首谈快播案直播:多搞一点 形成倒逼机制

孟建柱首谈快播案直播:多搞一点 形成倒逼机制

        “媒体和政法部门是亲(qin)家,不是冤家。不过,媒体还要维护社会正义,对政法部门做得不够的地方要监督!政法机关要有闻过则喜的态度,不能听到好话就沾沾自喜,听到批评就不说话了,批评报道让我们办案的头脑更加清醒,多个角度客观认识问题。”

这段话,来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今日,孟书记在广州与19位新闻媒体老总、资深媒体人座谈,问计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媒体大咖们是畅所欲言,孟书记则是金句连连!长安君这就为小伙伴们整理一下:

★ 司法改革需要媒体支持、需要媒体参与、需要媒体监督!

★ 我们作为朋友、作为战友,不应该把媒体拒之门外!

★(谈快播案庭审直播)庭审直播多搞一点,对老百姓了解法律有好处,对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也是有好处的,形成倒逼机制。

★ 我们的公安干警不容易,一年牺牲的警察有四五百人啊!新疆干警更是特别不容易!我们去新疆考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牺牲干警的家属。我非常难过。由于他们的努力,才有我们的平安生活!

★ 司法体制改革到哪里,相关的职业保障制度就要跟到哪里!

★ (谈21世纪报系案)《21世纪经济报道》是在经济界很有影响的一张报纸,发生这样的案子不是好事情,我也感到很痛心,这些被依法处理的大多是人才啊。这次的案件由政法单位和媒体单位共同妥善处理,体现了法律精神和宽严相济的政策,既教育挽救了一批人,又让这张报纸得到了新的发展。

★ (谈宁夏银川“1·05”公交车纵火案)其实我们最痛心的是,它在前期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于,同类事故不断发生,不能吸取教训是最可悲的。如果你真正是对人民负责的领导干部,应该从最现实的、人民群众关心的小事解决起,这才叫为人民服务!

孟书记这样“敞亮”的谈话方式,把很多媒体老总都“震住了”。

广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陈一珠原以为“是来做政法报道的工作汇报,一看不是这样”,她就赶紧现场打了个稿,呼吁“真正发挥好诉讼前人民调解的作用”。

这是孟书记2016年第三场实打实的“问计”座谈会了!前两场在中央政法委大院,座谈会先后成为了12位名律师、牛专家的“谈话主场”,其中律师群体还是首次走进中政委大院。

两次“开门请客”之后,这一次,孟书记更是跨越数千里,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倾听19位媒体大咖对司法改革的建议。

孟书记一开场就说:“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两个指标:一是司法发展文明程度,二是媒体发展成熟程度。我们现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需要媒体参与,司改需要媒体支持,司改也需要媒体监督。因此需要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我不说太多话,不然成做报告了,还是要多听你们的意见。好话都不用说啊!”

每次座谈会,孟书记总是要听真话。

新华社国内部主任兼央采中心主任张宿堂发言前,孟书记笑着鼓励:“宿堂同志是老政法了,多提意见建议!不用‘简单讲’,没关系,我们开得晚一点!”

果然,这次和律师座谈会、专家学者座谈会一样,足足开了3小时15分钟,硬是取消了本来应该下午4点开始的另一个行程。孟书记从不打断媒体人的谈话,耐心地请他们“不讲成绩讲问题!”

张宿堂也不客气地说真话:“司法改革不是‘关门改革’,要让社会有直接的参与感、亲近度。建议要将政法宣传纳入司改的大格局、全过程里去,让媒体成为改革的助推火箭。”

他提了“三个融合”:“政法系统内业务和宣传部门的融合,公检法司各家之间宣传工作的融合,遵循政法工作规律和新闻工作规律的融合。”在讲到“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有的司法业务部门有时候相当难打交道”,全场都笑了。

孟书记也笑了,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你刚才话中有话,每句话都可以写一篇文章啊!我理解,首先是政法单位理念要转变,要树立主动和媒体打交道的理念,用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媒体。过去政法单位容易比较严肃,但是新闻报道规律要生动活泼、可读性,要人能看下去,所以怎么遵循政法工作规律、新闻工作规律的融合,取两者间的平衡点,非常重要。你说得对,说得还可以尖锐一点!”

受了鼓舞,中国青年报社社长、总编辑张坤建议:“要让老百姓共同解决司改难题,加强人民群众对司改的参与感、评判感、监督感。要从符合人性的角度,让提高法官、检察官待遇逐渐被大家接受,形成全民对司法执业者的尊敬。特别要重视青年一代司法工作者的职业实现,避免人才流失。”《南方都市报》总编辑任天阳(微博)也坦言:“我们做过不少骨干青年法官流失的报道,有些人的离开,和职业预期没达到、职业保障没跟上有关。建议尽快落实法官、检察官单独序列的权益保障。”

孟书记一直在本上记录:“谢谢你!我们要求司法体制改革到哪里,职业保障制度跟到哪里!我们正在准备启动法官、检察官待遇都要提高,还有公安干警。我们的公安干警不容易,一年牺牲的警察有四五百人啊!新疆干警更是特别不容易!我们去新疆考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牺牲干警的家属。我非常难过。由于他们的努力,才有我们的平安生活!

会上年纪最轻的,可能是澎湃新闻总编辑李鑫。他坦言:“过去我们记者采访公检法,无论正面还是负面,都比较困难,现在愿意打交道的政法部门是越来越多了。”

说完一句肯定的,他就“老实不客气”地说了四条:“一,建议进一步推进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落实庭审公开。过去我们记者去热点案件的庭审经常发现‘提前占座,一座难求’的现象,只好在庭外采访律师,但这样就存在比较片面的问题。”

“二,落实程序正义规范,避免司法过程中的程序性不当、瑕疵引发老百姓的不满。看似是枝节问题,但是老百姓往往关注的就是判决书的细节是否妥当、每一份文书是否依法送达等等‘看得见的正义’。”

“三,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这两年力度非常大,但也存在部分‘选择性公开’问题,一些社会关注的案件还不能及时查询到公开的司法文书。”

“四是进一步深化公安改革,加大对基层对艰苦偏远地区民警的关注力度。我们记者经常接到一些线索,反映偏远地区的执法不公,但我们一调查,往往发现和这些地方的警力不足、民警压力过大、待遇较低是分不开的。”

这可真不客气,孟书记却毫不以为忤,笑开了:“你的意见很内行!都是行内讲的话!你多大年龄?”

李鑫说:“37岁。”

孟书记扬起了眉毛:“不容易,后生可畏啊!”

许多媒体人都提到避免司改“一刀切”的问题。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就建议:“现在中央的司改方案是原则性、宏观的顶层设计,要和地方实际做差别化的结合。”

孟书记就很赞成:“你在一线,说的都是事实。就在广东一个省内都有很大的差别,珠三角是案多人少,有统计说每个法官一年办案261起,去掉休息日,差不多一天就要要办一起。但是有的地方案少人多,又有地方是案少人少。所以非常复杂。”

杨华还提出:“中国司改是世界的,更要是中国的。从他国经验中汲取营养,更要走好中国道路。要区分哪些可以借鉴、哪些不能照搬,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习总书记说: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要坚持清晰的底线原则,既搞五湖四海,又防止与虎谋皮。孟书记两个座谈会就体现了这一点,在传媒圈非常热,那些作为孟书记座上宾的专家学者和律师都是业界精英,很有代表性。”

会上,阵容最强大的就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周末报系党委书记黄灿热情地向孟书记推荐了刚出炉的《南方周末》头版头条:“快播案的报道,专家声音肯定了庭审直播。”

孟书记马上追问:“你觉得是不是庭审直播要多搞一点?多搞一点,对老百姓了解法律有好处,对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也是有好处的,形成倒逼机制。你们同意吗?”

黄灿连连点头:“同意同意!”

孟书记笑着说:“因为对庭审直播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希望门开大一点,有人怕直播太多了,会变成舆论审判。其实关键看怎么把握。”

在座大咖中,“感觉最复杂的”就是21世纪报系党委书记王义军了。他建议司法改革试点城市的司改方案和进展信息更加开放透明,增加信息发布渠道和频次;继续加大反腐案件、重大经济和民生案件的庭审直播;在一些涉及政法的典型经济案件可以做专题深入报道跟踪。

他说得有些谨慎,孟书记调侃地点评:“你发言声音很轻,好像是你犯了什么错误?”全场都笑了,气氛一下子轻松了。

孟书记直视着王义军,笑着说:“《21世纪经济报道》是在经济界很有影响的一张报纸,发生这样的案子不是好事情,我也感到很痛心,这些被依法处理的大多是人才啊。这次的案件由政法单位和媒体单位共同妥善处理,体现了法律精神和宽严相济的政策,既教育挽救了一批人,又让这张报纸得到了新的发展。你提的建议很好,我们全力支持!”

网友们,别以为高层领导就不了解新媒体。

孟书记对这些传统媒体的发行量、新媒体的下载量,连连发问。一家传统媒体说订户有100万、90%是自费的,孟书记还笑着点评:“自费的?那很不容易!” 他问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腾讯网是不是目前最大的新闻传播平台之一?我是从自己的直观感受来讲。”

好多媒体老总也感同身受。京华时报副总编辑张辅评感慨:“任何改革都是两方面的:自身革新和公众反响。这次的媒体座谈会,就体现了中政委的自身革新!”

羊城晚报社总编辑刘海陵,说自己平常只在新闻联播里看到孟书记。“现在不仅是见到了,而且是把会开到广东来。新一届政法委领导的作风,确确实实是感到特别亲切!”

最后,孟书记总结时,是喊每位媒体大咖的名字一一点评的,还说受到了三点启发:

第一,政法机关要提升理念。“不能闭门、仅仅就案办案,树立在依法办案同时善于同社会沟通的理念。”

孟书记笑着面向“女中豪杰”杨华:“杨华同志你没说出来,我明白了,政法机关不要高人一等,要平等对待媒体。善于听取媒体意见建议,提高政法领导干部素养的具体体现。要自觉接受和欢迎媒体监督,媒体和政法部门是亲(qin)家,不是冤家。不过,媒体还要维护社会正义,对政法部门做得不够的地方要监督!政法机关要有闻过则喜的态度,不能听到好话就沾沾自喜,听到批评就不说话了,批评报道让我们办案的头脑更加清醒,多个角度客观认识问题。”

第二,孟书记说,政法机关要完善各种和媒体沟通的机制。“十八大以来,政法机关和新闻媒体有一定的沟通,还要进一步完善形成长效机制。中央政法机关、省市层面都要建立机制,不仅要体现在突发事件中,更要体现在平时。其实每天有多少法治故事可以讲给大家听啊!但是我们会办案,不太会讲故事,讲抽象的多,不讲破案的过程,就不吸引人。我们要讲好政法故事,请新闻界多帮助指导。”

第三,孟书记说,政法机关要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为媒体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相信当记者、做新媒体的小伙伴,听到这些话都会心潮澎湃吧。

孟书记的三次重磅座谈会,律师、专家、媒体大咖带来的真知灼见,给2016年的司法改革写下了“开明”的第一章,让我们更期待,接下来的新章是“共享”篇:全民共参与司法改革,共享公平正义!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15712823770

邮箱: 18207811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