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空雄鹰团”曾对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取证

中国“海空雄鹰团”曾对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取证 军事要闻 2015-12-28 资料图:RQ-4全球鹰升限超过2万米 近日,中新社、新华社、《当代海军》杂志等媒体连续报道被称为“海空雄鹰团”的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团,并配发大量新照片。今天(12月27日),《人民日报》也刊文介绍“海空雄鹰团”的英雄事迹。 观察者网注意到,“海空雄鹰团

 

                                   中国“海空雄鹰团”曾对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取证

军事要闻
2015-12-28 
 

 

 

中国“海空雄鹰团”曾对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取证

 

资料图:RQ-4全球鹰升限超过2万米

近日,中新社、新华社、《当代海军》杂志等媒体连续报道被称为“海空雄鹰团”的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团,并配发大量新照片。今天(12月27日),《人民日报》也刊文介绍“海空雄鹰团”的英雄事迹。

观察者网注意到,“海空雄鹰团”曾对有“大气层侦察卫星”之称的美军“全球鹰”无人机取证。 12月7日,还曾前往东海防空识别区执行对外国飞机的查证任务。

《人民日报》报道如下:

东海雄鹰振长空

现代空战,何以制胜?对飞行员来说,每一次战斗起飞并不是简单的飞行,完成一次任务,而是准备作战,上去打仗——

“和平年代,人们总感觉战争很遥远。而对我们来说,每次战斗起飞,都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甚至,不仅仅是斗智斗勇。”

东海之滨某机场,在战机起飞的巨大轰鸣声中, 听着有“海空雄鹰团”之称的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团第三十任团长陈刚的讲述,记者感觉离战争和较量如此之近。

2013年11月23日,我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俯瞰地图,这片区域恰如我国领空东大门外的一面盾牌,新一代“海空雄鹰团”人正是忠实的守卫者。

随时准备升空作战

在机场跑道旁边不远,有一个两排简易房组成的外场战斗值班室。巨大的发动机试车的轰鸣声,让谈话必须趴在耳朵上或者借助手势才能进行。

值班室外,记者看到,4个由飞行员在休息时间自发用碎石子拼起来的1米见方的大字——“祖国放心”,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走进一间9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陈设简单,只有两张床,一台工作用的计算机,以及一些飞行战斗装具,这是用来供值班飞行员休息的,飞行员在机场进行战备值班,抗荷服24小时不离身,手枪时刻挂腰间,确保当空情警报响起时,可以随时起飞。

近年来,个别国家明显增强对我国的情报搜集工作,利用侦察机、无人机,甚至战略轰炸机进行试探和挑衅。不少飞行员都有和外国军机“短兵相接”的经历,语音警告、外逼等已经算是维权常规动作。有时,双方仅相距十几公里,进入导弹攻击范围以内,任意一方稍不冷静,就可能擦枪走火。

一次,我方战机警报声大作,灯光闪烁,才知道刚才一瞬间被敌机火控雷达锁定。

“2001年4月1日,王伟烈士起飞前肯定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我们也是一样,上了飞机,就要放弃自己的一切。” 该团参谋长罗长明说。

自承担我国钓鱼岛维权任务以来,短短两年时间,该团已累计战斗起飞上千架次。

对飞行员来说,每一次战斗起飞并不是简单的飞行,完成一次任务,而是准备作战,上去打仗。团长陈刚说:“每当你驾机从公海飞回祖国怀抱,从海空云端看到大陆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这就是我的祖国,那种欣慰和自豪的心情自心底油然而生,再苦再累也觉得值。”

盯着对手过日子

2013年11月23日,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当天,该团就奉命升空起飞。这几年,该团在担负繁重训练任务的同时,每天都有数架飞机24小时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几乎每天都要战斗起飞,前出查证、侦查监视、驱离外逼。

这是一支历史厚重、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更是一支深受“最高统帅巨大信任、关键时刻真正顶用”的王牌之师,在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击伤敌机31架,曾三次被毛泽东主席点将出征,取得了“同温层开炮”“零高度歼敌”“双机对头着陆”等团队空战史上的“八个首创”,铸就了“忠诚善战、气霸海空”的“海空雄鹰精神”,1965年10月29日被国防部授予“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

英雄的荣光永远在战场,胜利者的胜利永远在下一场战斗!2013年1月,浙东沿海某机场,雾霭弥漫,大大超出战机的最低起飞条件。“丁零零……”突然,上级指挥所传来战斗起飞的命令。正在担负值班任务的时任大队长陈小勇、副大队长李超心里很清楚,一旦本场的天气也变差,周边将没有机场能够保障他们降落。

危急时刻,陈小勇、李超经过细致协商毅然决定起飞执行任务,驾驶战机直奔当面海域,执行掩护任务,兄弟单位随即通过数据链发来了“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的褒奖电。

返航途中,飞机一进海岸线就全淹没在云里,地标根本看不见,跑道也无法辨别,飞行员只能靠座舱仪表指示进行盲降。凭借着过硬的飞行技能,陈小勇和李超沉着果断,默契配合,驾驶战机稳稳降落。

新世纪之初,该团在海军首家改装某型三代战机。然而,现代的空战样式也走进了“发现即摧毁”的信息化空战时代。

现代空战,何以制胜?

“虽然空战的样式变了,但老一辈雄鹰人给我们留下了克敌制胜的法宝——拿敌练兵,盯着对手过日子。”团长陈刚说,半个世纪前,战斗英雄舒积成为了打下敌机,每天都在琢磨敌机的飞行轨迹,并设想各种击落敌机的战法:起飞、跃升、搜索、接敌、开火,一个不漏地做动作。有时晚上想到一个问题,就赶忙记下来。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在15500米的“同温层”击落美制RF-57型高空侦察机。

那年,海军首支三代机“蓝军分队”在该团成立,模仿主要作战对手的作战样式,寻找现代空战克敌制胜之道。

“要把未来对手的作战思想、作战方法和作战样式搞清楚,作战中就要用敌人的思想去思考。”曾是首任骨干成员的团长陈刚如是说。

“难!太难了!”这是飞行员何鑫刚接触蓝军分队训练时最大的感受。三代机的操作理念、作战理念和二代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以前自己的“习惯”都要打碎了重来。

雄鹰喙羽始艰辛。经过几年的苦练精飞,一支形神兼备的“蓝军”应运诞生,搅活了训练场上的一池春水。

2011年以来,外国某型无人侦察机多次在我近领海线附近开展侦察活动,活动频繁,气焰十分嚣张。

该型无人侦察机,有“大气层侦察卫星”(即“全球鹰”无人机——观察者网注)之称,具有低速、高空飞行特点,难以跟踪发现和侦察拍摄。

面对难题,该团飞行员主动研究跟踪监视方法,认真搞好战术协同演练。

一天,该型无人侦察机再次来犯。

飞行员唐飞龙、曾建泽驾机冒雨起飞,迅速到达指定空域。

由于该型无人侦察机高度高,且该高度层有民航通过,难以拍摄取证和跟踪监视。

曾建泽、唐飞龙保持飞机状态迅速提升飞机至临界极限高度,跟踪监视并积极主动多次调整飞机状态进行拍摄取证,在全军首次成功取得第一手视频图片资料,彰显了“蓝军分队”的雄鹰本色。

军人牺牲岂止在战场

长期担负战斗值班,飞行员都形成了一些“不良条件反射”,副团长吴安涛就有过这么一次经历。

吴安涛的妻子是一名医生,有一次,休假期间吴安涛去医院接她下班,由于离下班还有段时间,便坐在椅子上慢慢进入了梦乡。

突然,下班铃声响起,正在睡梦中的吴安涛从躺椅上“嗖”一下笔直地弹起来,抓起外套就往外面跑,连鞋子都甩掉了。这场面,让旁边的妻子和医院工作人员目瞪口呆。

等回过神来,妻子才知道原来吴安涛是把下班铃声当成了战斗转进的铃声,梦中惊醒,条件反射地就去跑站位。

只要听到铃声响起,飞行员都会出现这样类似的条件反射,这是他们长年担负战斗值班养成的习惯。

机务兵,是飞行员在忙时肯定在忙,飞行员不忙时他们也在忙的一群人。而对“海空雄鹰团”的机务官兵来说,单纯一个“忙”字又很难概括他们的日常工作。发动机最大加力试车时,有150分贝左右。有时,机械师为了听发动机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杂音,甚至不戴耳机。

机务三中队指导员臧国权说,他每次回河南老家探亲,妈妈总会抱怨他嗓门大,他总是嘿嘿一笑说“习惯了”。

飞行是高风险的事业,离地三尺险,生死一瞬间。舍命的事业,需要忘死的军人;高危的行业,需要无畏的作风。

今年4月25日,该团在组织最大出动强度飞行训练过程中,空射主任付庆华和杨传银突遇左发动机空中“骤停”的重大险情,这是该团改装某型三代战机以来首次遇到。

“一定要把战机安全飞回去!”他们暗暗下定决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座舱告警灯不停闪动,他们在空中三次点火重启,均以失败告终!两名飞行员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两人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付庆华拉杆蹬舵,精心控制飞机速度和状态;杨传银不断提醒前舱注意飞机高度变化,两人密切协同,通力协作,在地面指挥员的配合下,经过9分钟的生死搏击。最终,战机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只要备战打仗有需要,我们都毫无怨言、一往无前。”该团“模范飞行大队”教导员陈志伟说,这是雄鹰人专有的特质。

军人牺牲岂止在战场!对该团官兵来说,每人身上都有一段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故事。

“人家的孩子是一点一点地长,我的孩子是一截一截地蹿。”这样的感觉,对于雄鹰团很多官兵来说,确有同感。

2011年,肖建全随队到某地参与战斗值班,那时他小孩刚上幼儿园。临行前,妻子开玩笑说:“你这一走,就不用为小孩操心了,多好。”

后来,肖建全又转至另一机场值班。近3年时间里,他和妻子、小孩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当他结束一阶段任务轮换回家时,孩子都已经是小学生了。

雕弓如满月,枕戈射天狼。“海空雄鹰团“的飞将们目光如炬,紧盯着远海深处那海天一色的海平面,时刻准备着再次点将出征!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15712823770

邮箱: 18207811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