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凤宏:关于加快和优化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使新的医疗技术及时造福患者的建议

来源:农工党中央

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以满足人民多层次、多元化的美好生活需求。及时更新医疗服务项目,使新的医疗技术及时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国家医疗事业与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但由于当前医疗服务目录更新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很多创新的、更好的医疗技术不能及时应用于临床,成为人民群众接受最新医疗技术服务的“拦路虎”,成为阻碍临床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独木桥”。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目录管理实行国家和省两级管理。国家医保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医保发〔2021〕41号),准备通过三到五年时间进行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改革试点需要时间,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审批不能搁置。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审核周期长、过程不透明。一是更新周期长。《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近十年没有修订。各省调整目录周期少则五年,多则十多年。二是审核周期长。各省普遍存在审核慢、周期长的问题,审批时间3-6年。三是审核过程不透明。没有明确审核程序和审核时间,申请单位盲目等待。

(二)近年来审核通过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非常少,待审核项目严重积压。据了解,各省积压待审的申请平均超过两千件,个别省积压了两万多件。41号文发布后,部分省份甚至暂停受理,等待国家下一步改革政策。

(三)严重影响患者使用新技术新产品,阻碍产业发展。新技术得到了公立医院认可,新产品拿到了国家药监局上市批文,却因为医疗服务价格审批,难以进入临床应用。一方面,不利于患者自主选择,无法满足人民对更好医疗技术的需求;另一方面,高额投入的研发成果不能及时推广应用,将严重影响企业和产业发展,失去持续创新的动力。

如广州某科技企业通过十年时间研发的基因工程重组蛋白A免疫吸附产品,是全球第一款同类产品,对危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2014年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但由于医疗服务目录的原因,一直都没法得到普遍应用。

二、有关建议

(一)加快处理积压待审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首先,建议全国“一盘棋”。为避免推诿扯皮、消极应对新增项目诉求,或被动等待国家改革政策,需要国家层面出台文件对相关责任部门、审批流程予以明确和统一。其次,要分类处理、因情施策。对个性化需求强或市场竞争较充分的项目,尽量实行市场化定价,简化流程;对优化重大疾病诊疗方案、填补诊疗空白的创新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核。最后,要明确时间节点,公开流程信息。可以“新老划断”,对积压项目给出处理的最晚时限,对新增项目明确时限要求,公开流程节点、耗时等信息,让群众和企业心中有数、脚下有路。

(二)鼓励地方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上先行先试。一是建议扩大试点范围。41号文提出先在5个城市进行试点,但有条件的省份也可以组织在设区的市,因地制宜先行先试。二是加快探索实施“技耗分离”。对包含已获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自费医用耗材,简化流程,直接进入收费目录。三是加快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简化流程或走绿色通道的项目,发挥市场机制实行价格动态调整。事后再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考虑纳入医保支付或集采。

(三)继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一是要尽快落实41号文。优化管理,引入创新性和经济性评价,使患者获得更具临床价值和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二是在重点领域优先推进。对需求量大的高精尖创新医用耗材,快速审批相应的医疗服务价格。三是加强统筹协调。注重部际沟通配合,强化政策协同,推动三医联动,切实形成工作合力。(曲凤宏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 )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15712823770

邮箱: 18207811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