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尽责,大家表示,要协力同心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国人大代表许振超今年建议的内容主要是关注技工院校发展的境况,在他看来,技工院校才是真正能培养出沉下心来从事一线劳动的普通劳动者。
央视网记者:今年您的议案主要关注意哪些?
许振超:我今年提交的是《关于技工院校财政资金公平分配的建议》,因为技工院校担负着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任务。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建设对合格技术工人的需求逐年增加。而目前各地区的技工院校办学状况堪忧,在培养技工数量,尤其是培养质量上都难以实现这个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生源质量不高,目前进入技工院校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学习成绩欠佳的初、高中毕业生。二是技工院校招生方式多为自招,缺乏国家层面的招生平台。三是技工院校大多数没有生均财政拨款支持,教育资金的不公平待遇,使得技工院校运转困难重重。
为落实教育公平原则,打破部门利益壁垒。保障技工院校健康发展,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足够的技术工人队伍,建议:一是不论是归属于教育部系统的技工院校,还是归属于其他部委办的公办技工院校,均由国家统筹建立统一招生平台。二是将国家教育财政资金精准核算,公平分配至所有公办技工、中职院校。
央视网记者:履职五年,能简单梳理一下您的议案主要围绕着哪些领域?在这些领域您看到了哪些积极变化?
许振超:五年当中,我围绕自己关注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技术工人能力素质培训、提升,增加技术工人薪酬待遇、技工院校建设等提出建议和呼吁。这些年各地各行业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不少企业增加了技术工人的工资,落实岗位津贴,重奖有技术创新成果的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内部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工匠精神也得到越来越多青年工人的认可。
围绕自身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如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发展中多年未解决的法规障碍,我两次在大会上提出口头和书面建议,要求国家相关部委修改相关法律条文,或对法律条文予以重新释法。经过多次沟通和努力,去年国家相关部委已慎重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已开始在我国几个大的沿海港口进行试点,逐步放开。20年的问题终于破冰。
央视网记者:履职以来您自己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能否谈谈您现在对“人大代表”这一身份的体悟。
许振超:自我感受就是对“依法治国”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充满信心。人大代表不是荣誉,而是使命与担当,努力通过履职把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宣传贯彻落地。对人民负责,就要多关注最基层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诉求,下情上达。如果对基层人民群众的诉求不闻不问,那就失去了当人大代表的初衷。
央视网记者:“稳就业”是近年来大家都关注的,都说要爱岗如家、敬业乐群,但许多人也可能会在职场经历“能力恐慌”。您是否也经历过,怎样克服的,对他们有哪些建议?
许振超:“稳就业”是本届政府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而且政府每年都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就业这个民生大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就业难的情况已经获得缓解。
职场能力恐慌现象已经存在了好几年,实际上这是劳动者的生存能力不足的反映。所以,劳动者应当立足本职岗位,下大力气学习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知识、技术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任何学习不能偷懒耍滑、不能囫囵吞枣,而且学习要达到“懂”的层面,这个很不容易做到,但必须努力去达到,否则还会受到职场能力不足的威胁。…………
不久前,许振超代表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国旗传递。在彩排中,每个环节都是反复打磨,每个人都是精益求精,不喊苦,不惧累,这种工匠精神让他感动,也让他回想起当年和同事们在港口无眠夜里苦练操作、钻研技术时的迎难而上。
阳春三月,生机勃发。海港人正用火热干劲和生产佳绩描绘着海港春忙景象,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如今,这种昂扬拼搏的奋斗精神仍在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