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种如何落实抓建为战

浅析军种如何落实抓建为战■王雪平 许炎 朱晓萌引言贯彻“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总原则,军种部队需要准确把握战与建互动规律,加强同战区对接,形成权责清晰、正向互动、顺畅高效的工作格局,把主要任务、主要职责、主要精力放在建设、管理部队上,始终坚持以战领建、抓建为战、抓管为战、以建促战,全面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为战区提供优质作战

浅析军种如何落实抓建为战

■王雪平  许炎 朱晓萌

引言

贯彻“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总原则,军种部队需要准确把握战与建互动规律,加强同战区对接,形成权责清晰、正向互动、顺畅高效的工作格局,把主要任务、主要职责、主要精力放在建设、管理部队上,始终坚持以战领建、抓建为战、抓管为战、以建促战,全面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为战区提供优质作战力量。

把准抓建为战的坐标

坐标是抓建为战的时代方位,只有方位明晰,建设才能依轨加速。进入新时代,武器装备的火力强度、机动速度、打击精度、智能化程度大幅跃升,战场空间不断拓展,作战行动耦合更加紧密,战场态势变换更加迅速,战争逐渐呈现出平台作战、体系支撑,战术行动、战略保障等特点,特别是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作战以及空天力量、新概念武器、高效毁伤弹药的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时空概念,战争形态加速由机械化信息化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变,智能化战争初见端倪。军种主建,建的应是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的战斗力,而不是机械化战争的战斗力。军种抓建为战,必须聚焦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把目光投向智能化军事变革,充分设想未来战争形态、规模、强度、空间地域等,用超越时代的理念,引领建设视野向前再向前;必须深研制胜机理,科学研判,打赢未来战争需要什么部队就建设什么部队,做到有的放矢。

找准抓建为战的靶标

靶标既是建设发展的灯塔,也是检验战斗力的天平。只有树立正确靶标,军种抓建为战才能有的放矢,不变形、不走样地牵引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和作战理论创新发展。军种抓建为战,战的不是一般对手,而是世界军事博弈赛场上的强敌。这就要求军种抓建为战,必然要锁定强敌,坚持全部心思向打败强敌聚焦、各项工作向战胜强敌用劲。紧紧瞄准世界一流标准,重点要牢牢把握未来作战体系与体系对抗的特征,探索标准化、模块化建设问题,形成一体联动的体系作战能力;围绕全域作战要求,聚力攻关快速反应、远程投送、融合保障等现实课题,建强快速机动跨域行动能力。抓住制衡强敌这个关键,加强对强敌的针对性研究,坚持敌人怕什么就重点建什么,发展什么能制衡强敌就多备几手,力求做到战有胜算、谈有筹码、慑有底气,着力解决军种新型力量建设、高新装备运用、信息智能集成等瓶颈问题,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创新抓建为战的先导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谁能把准未来战争的发展脉搏、拥有高超的战争设计能力,谁就能赢得战争的主动权乃至最后的胜利。军种抓建为战,不能走到哪算哪,要把研战谋建摆在战略位置,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创新研究,提出新概念、寻找新突破,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创新理论。军种抓建为战,必须着眼战争当前实践和未来发展,理清纵向演进轴线,把重点放在塑造未来战场、改变未来作战规则研究上,尽快推动观念重塑、体系重构;放在聚焦前沿技术领域、未来智能化战争设计上,下气力在战争新技术、新形态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放在持续推进作战思想、行动样式、能力需求等新概念的开发上,形成对未来作战行动的前瞻性思考。同时把新理论新概念体系化、具体化,成为规划设计力量体系构建、武器装备发展、军事训练转变、作战人才培养的“路线图”。要形成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回路,让军事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汲取丰厚养分,让先进成熟的理论成果进入军事决策和实践环节,实现理论和实践良性互动。

打造抓建为战的硬核

科技是最具革命性的力量。科技创新历来是与时间和速度的赛跑。不努力创新就会落后挨打,创新速度慢了也同样会落后挨打。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军队谋求优势的核心战略。军种抓建为战,必须高度关注科技引领作用的发挥,通过把当前最前沿甚至是设想中的未来科学技术融入建设整体规划之中,引领建设发展的基本方向,积极探索用未来的我军与未来的敌人打一场未来战争的科技创新路径;必须落实科技强军战略,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大力培育新的科技增长点,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对军种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未来主要战场、面向作战重大需求,加快创新速度,规划论证好一项就要上马一项,特别是要让颠覆性技术跑在前面,力争跑出加速度,赢得新优势。显然,打造抓建为战的硬核,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最艰巨的准备,谁拥有更多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谁就能在未来战场上早获得或多获得一些致胜先机。要准确把握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军种转型建设要求,做到打仗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什么人才最紧缺就优先锻造什么人才,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同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

夯实抓建为战的根基

打仗硬碰硬,训练实打实。“战”的根本在于“建”,“建”的基础在于“练”。军事训练作为部队的经常性中心工作,既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新时代,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军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训练保障条件逐步改善,迫切需要军种部队从考虑战争形态、作战方法、武器装备、人员素质等多个领域的相互作用,到分析已知与未知、可能与不可能、可为与不可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面升级实战能力。抓建为战,必须聚焦强敌练兵,围绕真实敌情的进展,练侦察、练协同、练装备、练保障,练实力量布势、练快战场建设、练真装备数据、练强保障支撑;必须瞄准陆海空及太空、网络空间等多领域最新敌情,在情景重现中开展真、难、严、实的全要素训练,与强敌“过招”,让部队在真刀真枪对抗中砺实功、强实力;必须追求极限训练,不断向人和装备极限冲击,使官兵的生理心理极限、装备的性能极限、人与武器结合的战斗力极限全面迸发。唯有用“逼到绝境、难到极致”的训练呈现所有短板弱项,并加以克服,才能应对最残酷的战场。一些超越极限训出的战术战法,往往是实战中胜敌的关键一招、致命一击。

搞好抓建为战的耦合

战与建,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能打仗、打胜仗,必须在新体制下加快实现功能耦合,为加快战斗力生成共同发力。建设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军队,说到底是建设能完成未来作战任务、具备相应作战能力的部队,作战需求就是这种任务需求和能力的具体体现。抓建为战应根据履行使命任务需要,针对未来作战军事需求超前设计,以军事需求牵引军队各项建设,不断细化和动态化调整作战需求促进战建耦合。通过加强未来作战需求论证研究搞好顶层规划,从总体上把握军队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从战略高度和长远发展考虑军队武器装备、人员素质的全面发展,明确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性、关键性项目,优先保障应急作战,正确处理军队建设的主与次、急与缓、轻与重,紧紧抓住主要的、关键的,推动军队建设协调配套,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科学的战斗力评估不仅能够科学具体地认识己方战斗力的组成及其强弱,还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抓建为战的耦合,及时发现并纠正建设中的不足,真正实现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集约高效,促进战斗力建设上台阶。

严格抓建为战的检验

一支部队建设得好不好,是不是已经具备打胜仗的能力,最终还是要通过军事实践来检验。经过军事实践的全面检验,必然暴露部队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军队在建设内容、重点、方向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这样一次次军事实践的反复检验,不断地给部队建设提出新要求新目标,由此引领部队建设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用好网络模拟对抗检验。网络模拟对抗信息化智能化,使得模拟对抗的认知、决策、反馈、修正、行动等更趋于实战,革命性地改造军事活动流程,进而对武器装备、指挥控制、力量编组等多个领域产生积极作用,由此促进部队战斗力不断跃升,甚至催生新的战争样式、改变战争制胜机理。用好现地实兵演习检验。作为未来战争的预实践,实兵演习不仅能有效检验部队的实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发现部队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优化改进,获得最大限度的战斗力回报。用好战争实践检验。战争实践对部队建设的引领作用不可替代。严酷的战争实践,可以真正检验部队建设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未来战争,进而修正在建设指导、建设重点、建设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偏差和失误,为打赢下一场战争做好准备。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15712823770

邮箱: 18207811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